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沣峪:东观音山—喂子坪穿越之旅

(2014-04-27 17:00:26)
标签:

旅游

休闲

文化

提起“观音山”,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很多省份都有这样的地名。仅在秦岭山脉陕西境内就有好几处:在宝成铁路翻越秦岭途中,有一个车站名曰“观音山”;在西安市辖区内,也有不止一座观音山:一座在周至县的耿峪,另一座在长安区沣峪口内约 15公里处。这两座观音山一西一东,分别称为“西观音山”和“东观音山”。这里所说的是东观音山,它的海拔高度一说为2166,一说是2216,还有一种模糊的说法:2200左右。

昨天周六,雨后初晴,再次随“高山流水”一起出行,计划从沣峪口内九龙潭和连珠潭景区之间的玉皇坪,向西登东观音山,然后向东北方向下到喂子坪,完成U形穿越。我们一行19人,乘车沿210国道进入沣峪口,早上8:40刚过,就在预定地点下车,开始了徒步行程。

 http://s2/bmiddle/001L8HARzy6Ir27gKQ1c1&690

从这里离开公路

 

走过一段不长的水泥路,接着就沿着山间小路上行,直到山顶几乎是一路拔高。整个行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众多的寺庙了。东观音山有很多寺庙,供奉的大多是弥勒佛,还有观音菩萨,也有少量供奉龙王爷和玉皇大帝的。刚开始徒步20多分钟,就来到康圆庵。

http://s5/bmiddle/001L8HARzy6Ir29bAzOf4&690
开始拔高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6Ir2cLi574d&690

遇到的第一座寺庙,叫康圆庵

 

之后一路经过三圣寺、东景池、水帘洞、南景池、北景池,其中三圣寺的规模最大,殿堂最多,有大殿、莲花洞、玉皇殿、三圣殿、千手观音殿等,另外还正在修建一个新的佛殿。我们每到一座寺庙就小歇一阵,不到11:30,就到山顶的山门寺下了。

 http://s1/mw690/001L8HARzy6Ir2qn64880&690

三圣寺的山门                                三圣寺山门的对联

 http://s1/bmiddle/001L8HARzy6Ir2vrON240&690

莲花洞(供奉龙王爷)

 http://s13/mw690/001L8HARzy6Ir2y9LfCdc&690

三圣寺前的大台阶                                  三圣寺大殿

 http://s13/mw690/001L8HARzy6Ir2CDqXi6c&690

三圣寺前的钟亭,兼观景台                             在钟亭远眺群山

 http://s3/mw690/001L8HARzy6Ir2FKu6Sc2&690

玉皇殿                                             三圣殿

 http://s8/mw690/001L8HARzy6Ir2LehAb07&690

千手观音殿                                     正在修建的新殿

http://s5/bmiddle/001L8HARzy6Ir2Pba8474&690
东景池

http://s15/bmiddle/001L8HARzy6Ir2R4HX8ae&690
水帘洞(供奉龙王爷)

 http://s15/mw690/001L8HARzy6Ir2Twzdcae&690

南景池一片破败的景象                                北景池

 http://s2/bmiddle/001L8HARzy6Ir2WRGN301&690

山顶的寺庙已是近在眼前

 

山门寺外,有两棵油松,据说分别有800年和1000多年的历史了,都被列入政府保护的范围,但是那棵1000多年的,看来真的是垂垂老矣,状况堪忧。

http://s11/bmiddle/001L8HARzy6Ir308byOba&690 

山门寺前的两棵古树

 http://s2/bmiddle/001L8HARzy6Ir32QMaR41&690

古树上有政府的保护标志

 

从山门寺正面望去,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殿堂,一层层的越来越高。回头看对面,近处就是弥勒台。打量来打量去,真看不出到底哪边更高一些。想起我的老友“境界”曾在他的日志里说,他来过东观音山两次都没来得及上弥勒台,那么这次就先上去看看,替“境界”老友了个心愿。

 http://s4/bmiddle/001L8HARzy6Ir5FZMOvc3&690

南边不远处的弥勒台

 http://s16/mw690/001L8HARzy6Ir5KeAW32f&690

弥勒台顶上的寺庙                                庙前拍照留念

http://s3/bmiddle/001L8HARzy6Ir5OuGFI12&690
从弥勒台北望观音正殿

 

从弥勒台下来,进山门寺,逐级上去,分别是风铃亭、中佛寺、中佛殿、卧佛殿、送子宝殿和观音正殿。看护这些寺院殿堂的是一位何姓老人,约70多岁,长发披肩,面貌和蔼。有些驴友在观音正殿门前造饭、用餐,老人帮助搬出寺院的桌凳给他们用,忙前忙后地很是热情。何老先生在观音正殿里设了一间书房,里面摆满了好多书和文房四宝,其中有他和另一位李姓老人合写的《观音山随笔》。我翻了一下,觉得很有兴趣,就买了一本,作为来此一趟的纪念。

http://s12/bmiddle/001L8HARzy6Ir5RmaAbab&690

进入山门寺

 http://s3/mw690/001L8HARzy6Ir5TWh2ya2&690

观音风铃亭                                 这里也有一棵受保护的油松

http://s7/mw690/001L8HARzy6Ir60KLrwf6&690
正顶中佛寺                                   正顶中佛殿

http://s9/bmiddle/001L8HARzy6Ir63H12058&690
卧佛殿

 http://s4/mw690/001L8HARzy6Ir65JZdN33&690

送子宝殿                                 这才是观音正殿

http://s13/bmiddle/001L8HARzy6Ir69sW8k9c&690
《观音山随笔》

http://s10/mw690/001L8HARzy6Ir6c84WJc9&690
从观音正殿南望弥勒台                         在观音正殿,背景是弥勒台

 

在山顶盘桓了大约一个小时,12:15左右开始向西南方向绕行下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剧下行,途径西景池、金蝉寺两处寺庙,来到鹤场。

http://s10/mw690/001L8HARzy6Ir6gHVep09&690
西景池大雄宝殿                                 圆照法师纪念堂

 http://s13/mw690/001L8HARzy6Ir6kIKSgbc&690

圆照法师舍利塔                 释才顺住持浮屠碑

http://s4/bmiddle/001L8HARzy6Ir6tbzvZc3&690
金蝉寺

 

鹤场,集中了感悟寺、法华寺和万峰寺三座寺庙。这三座寺庙的朝向有些特殊:感悟寺在前,坐西南面东北;法华寺位于感悟寺的正后方,朝向也与感悟寺相同;而万峰寺在感悟寺的侧后方,坐西北面东南。在寺庙附近的山坡上,有僧侣在田地上劳作。

 http://s13/mw690/001L8HARzy6Ir7LJWAA2c&690

感悟寺的山门                                 与感悟寺山门并列的观音殿

http://s13/bmiddle/001L8HARzy6Ir7PBf9q6c&690

感悟寺正殿

http://s14/mw690/001L8HARzy6Ir7SHsLPed&690
感悟寺左偏殿                                    感悟寺右偏殿

 http://s14/mw690/001L8HARzy6Ir7WOZKR3d&690

远眺法华寺                                      仰望法华寺

 http://s5/mw690/001L8HARzy6Ir80GcVm84&690

法华寺正殿                                法华寺侧后方的藏经楼

 http://s4/mw690/001L8HARzy6Ir8azCpB13&690

远眺万峰寺                              仰望万峰寺

 http://s5/bmiddle/001L8HARzy6Ir8f9bX6e4&690

劳作的僧侣

 

此时已是13:30,我们准备在感悟寺的院子里用午餐。在这里,遇到了《观音山随笔》的另一位作者,李姓老人。这位老者是感悟寺的看护人,与观音正殿的何姓老人不但年龄相仿,连外貌和表情都很相似,只是更高大一些。老人在庙院里准备了一些矮饭桌和小椅子,供过往人等免费使用。同时也推销他参与创作的《观音山随笔》。我们一队人就在李老先生提供的这样好的用餐条件基础上,打火造饭,饱餐一顿。

 http://s13/mw690/001L8HARzy6Ir8i2zRq4c&690

聚餐中的驴友

http://s5/bmiddle/001L8HARzy6Ir8o2OO014&690
牛肉面

 http://s14/mw690/001L8HARzy6Ir8qKrBr6d&690

宽条面                        麻食

 

连吃饭带休息一个半小时有余,15:00过后离开感悟寺继续下山。

从观音正殿下山的路径是:先向西南,顺着山势大致沿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大圈,经过几道山梁和山沟,最后向东北,在喂子坪再次踏上210国道。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一路上看过来,漂亮的树木花草随处可见。

 http://s1/mw690/001L8HARzy6Ir8tV8Gs30&690

同根相生,不离不弃

 http://s7/bmiddle/001L8HARzy6Ir8yc83c66&690

藤缠树

http://s6/bmiddle/001L8HARzy6Ir8AEB1Pc5&690
是紫荆花还是桐花?

 http://s5/mw690/001L8HARzy6Ir8Feeos04&690

深山里桃花还在开

 http://s16/bmiddle/001L8HARzy6Ir8IRnNd1f&690

经常见到,不知其名

 http://s1/mw690/001L8HARzy6Ir8Lm20U40&690

龙柏花

 http://s16/bmiddle/001L8HARzy6Ir8OvaXl6f&690

这是什么花?

http://s5/mw690/001L8HARzy6Ir8QQHBO34&690
http://s16/mw690/001L8HARzy6Ir8Ru0X56f&690
http://s3/mw690/001L8HARzy6Ir8S70yu42&690

各种草本花朵

 

下山途中,从鹤场附近开始,就有溪水时远时近地伴随前行,越靠近公路,流量就越大。

http://s13/mw690/001L8HARzy6Ir92saoAfc&690
http://s11/mw690/001L8HARzy6Ir93BZRE9a&690
http://s10/mw690/001L8HARzy6Ir940Wy509&690
http://s12/bmiddle/001L8HARzy6Ir94o7473b&690

流水百态

 

下山道路的坡度比上山时要小些,但绕行距离长;虽然大多数路段都很好走,但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少数背阴的路段布满了稀泥,要小心翼翼地通过,因此算下来下山比上山还要多用些时间。在山路上,还见到当地老百姓赶着马将物品驮运上山。

http://s8/bmiddle/001L8HARzy6Ir9iHJVZ27&690
下山途中

 http://s9/bmiddle/001L8HARzy6Ir9kD2w878&690

“山间铃响马帮来”

 http://s2/mw690/001L8HARzy6Ir9o2IwNb1&690

看到梯田,离居民点不远了                                 马放南山

 

不到18:00,我们就下到喂子坪,完成了预定的穿越计划,上车打道回府。最后,挂出部分驴友在南景池附近的一副快乐的POSE造型:

http://s6/bmiddle/001L8HARzy6Ir9sgy8J85&690
快乐驴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重游王顺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