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古道—终南山—翠华山穿越之旅

标签:
旅游 |
从去年12月7日登上冰晶顶后,参加的三次户外活动强度和难度都不大。昨天是三八节,参加了“高山流水”户外群发起了一次较大强度的活动:由秦楚古道穿越终南山和翠华山。
秦楚古道是古代秦国通往楚国的一条驿道。现而今秦楚古道景区的正门开在柞水县营盘镇东北方向的花门楼。“高山流水”一行近30人,一大早乘大巴沿包茂高速公路进石砭峪,在营盘出入口下来,开向花门楼。9点10分左右,大巴开到景区正门。这个景区可以凭陕西旅游年票一卡通免费游览,大约5分钟后,我经刷卡很快就进入了景区。
秦楚古道景区大门,众驴友蓄势待发
景区内的路标
关于秦楚古道
到此一游!
春节过后,关中地区几次下雪。秦岭山区的海拔高、气温低,几场雪下来,山峰、道路、树木等都披上了厚厚的银装。走在积雪的山路上,虽然感到有些费劲,但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都使人心旷神怡。
http://s12/mw690/001L8HARzy6Hb5wqxrJ0b&690
路旁的树林
http://s2/mw690/001L8HARzy6Hb5BR3m9b1&690
树木枝叶上的积雪
在林间行进
经过700多米的拔高,约11点50分到达“耍钱厂”。
http://s10/bmiddle/001L8HARzy6Hb5SXMnf89&690
到耍钱厂了
http://s2/mw690/001L8HARzy6Hb5VaMRXb1&690
关于耍钱厂
从耍钱厂看层峦叠嶂的远山
驴友们在来路上堆的雪人
http://s11/bmiddle/001L8HARzy6Hb6bKWWmca&690
到此一游!
离开耍钱厂,下一个目标是海拔 2480米的终南山分水岭。路上要经过观云台、太白醒酒石、古代长安、柞水两县的界碑等景点。爬得高了,天空由蓝色逐渐加深,把山峰和树木衬托得比低海拔的地方漂亮很多。
离开耍钱厂,向分水岭进发
向分水岭进发的路上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6Hb6p0WxD1d&690
途径一所小木屋
到观云台
http://s15/bmiddle/001L8HARzy6Hb6CzaBE0e&690
到此一游!
太白醒酒石
http://s14/mw690/001L8HARzy6Hb6KB4Prbd&690
http://s9/mw690/001L8HARzy6Hb6L54Za28&690
http://s7/mw690/001L8HARzy6Hb6LUR3846&690
http://s1/mw690/001L8HARzy6Hb6MCNLa80&690
http://s3/mw690/001L8HARzy6Hb6Nm4Fkf2&690
http://s11/mw690/001L8HARzy6Hb6NZGumaa&690
http://s10/mw690/001L8HARzy6Hb6Oxklr19&690
蓝天映衬下的玉树琼花
http://s8/mw690/001L8HARzy6Hb7aD3fNa7&690
漂亮的山景
途中,竟然看到了北归的雁阵。看到这幅情景,不禁想起女作家高红十等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创作的长诗《理想之歌》开头的几句:
红日、白雪、蓝天……
乘东风,飞来报春的群雁。
……
在这里,无意对这首长诗的思想观念和艺术水准进行褒贬,只是这几句诗中的物质要素,在眼前的画面中全部都包含了。
竟然看到了雁阵
继续行进,分水岭越来越近了。抬眼望去,雪坡洁白,天空湛蓝,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优美的分界线,美景令人为之倾倒。大约在下午两点20分左右,上到了海拔2480米的终南山分水岭山梁。
分水岭在望
http://s3/bmiddle/001L8HARzy6Hb7DUBJoa2&690
分水岭下
分水岭近在咫尺
从山梁上向两边看去:左边(西面)的山峰下有通向终南草甸的小路;而右边(东面)屹立着的,就是海拔2568米的终南山主峰。在山梁上休息片刻,吃点东西补充能量后,就向主峰攀爬上去,大约在两点45分登上主峰——碰巧,和三个月前登上冰晶顶的时刻几乎完全相同。
向顶峰挺进
终南山顶峰的标记
http://s1/bmiddle/001L8HARzy6Hb7YIouYa0&690
从顶峰回望分水岭
http://s5/mw690/001L8HARzy6Hb84YZqkf4&690
终南山顶峰附近的山峰
山顶上的强风将附在树木等物体上的落雪雕塑得像是玲珑剔透的白玉:
灌木群雕
http://s14/mw690/001L8HARzy6Hb8cgZrv1d&690
挂在树上的雪就像是雕塑一般
你能看出这其实是一个垃圾箱
山顶上的风很大,吹透行装凉到了骨头里,匆匆拍几张照片赶快下撤。回到分水岭山梁,向西朝着终南草甸行进。在山梁西端竖立的景点指示牌上,所有的箭头全都向东指,这里似乎就是秦楚古道景区的边界了。
这里似乎就是秦楚古道景区的界线了
在通向终南草甸的路上,景色更加迷人了。过客行走在宽阔的草甸雪野上显得那样渺小;强风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如同海面上的波浪;积雪在树枝上依然俏丽;高高低低的树木大多变成了极其漂亮的雪雕。
http://s11/mw690/001L8HARzy6Hb8Nn15Efa&690
向终南草甸的垭口行进
http://s7/mw690/001L8HARzy6Hb8SHFxI16&690
草甸上的雪被风吹成了这等摸样
http://s6/mw690/001L8HARzy6Hb8XqQQta5&690
枝头俏丽依然
http://s8/bmiddle/001L8HARzy6Hb91ImSX77&690
小树林构成了雪雕群像
http://s15/bmiddle/001L8HARzy6Hb97vjC61e&690
http://s7/mw690/001L8HARzy6Hb985dR486&690
就近看“雪雕”
http://s15/bmiddle/001L8HARzy6Hb9d5evYbe&690
像不像一只小熊?
大约四点钟通过海拔两千五百多米的终南草甸垭口,未做停留,开始向秦岭北玻的翠华山景区穿越。一路上基本上都是下坡。雪后坡陡,一些年轻队友干脆坐起了“滑梯”。
http://s6/bmiddle/001L8HARzy6Hb9hNTjD45&690
向翠华山穿越的路上
一个多小时后进入翠华山景区,景区里有许多山崩的遗迹。从这里经过,信手拍下几处:
到达甘湫池
http://s5/mw690/001L8HARzy6Hb9q44n244&690
甘湫池滑落体
“七子之歌”
铜墙铁壁
斧劈石
不规则摔裂隙
下午六点左右到达翠华山滑雪场,这里离景区大门外的停车场还有大约六公里。经过将近九个小时的雪中跋涉,感到很疲劳。滑雪场下端有几辆当地老百姓的车,要价每人20元送到景区外的停车场。正在和他们讨价还价之际,下山时走在一起的一位“驴窝”户外俱乐部的驴友过来说,有两位自驾驴友可以免费送我们下去。这是一对年轻夫妇,正准备驾车回返。喜出望外中谢过这对好心的年轻人和同行的驴友,乘车下行,不到六点半就到了停车场。再次感谢捎我们下山的两位自驾驴,等到接我们的大巴,全体会齐,结束一天的快乐出行,打道回府。
翠华山滑雪场
在上山和下山的路上,高度比较低的一些地方,都有些山泉已经融化,这些潺潺的细流像是在告知我们:秦岭山脉的春天就要来临了!
融化的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