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见梵高的画作

(2009-10-16 02:15:06)
标签:

梵高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

光彩

分类: 足迹天涯

     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年—1890年)是19世纪后印象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出生在荷兰,定居在法国,受过印象派,日本木刻画等的影响,后来无休止的作画,后来神经失常,后来耳朵被割,后来还是疯狂地作画,后来自杀离世(37岁);后来名声大噪,大大噪,大大大地超过在世时的名声,后来他的画布满世界各个顶尖的博物馆。

首见梵高的画作首见梵高的画作

梵高的自画像有很多很多,每个大博物馆里都至少有一张

 

        下面的照片来自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虽说梵高是世界人,但毕竟荷兰是梵高的祖国,荷兰的骄傲。荷兰人为梵高在阿姆斯特丹专门建立了梵高博物馆,这是世界上唯一以凡高命名的博物馆,也是收集梵高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参观者来自世界各地,永远是络绎不绝,哪怕是阴雨天气。更何况那一阵正好原属纽约大都会的一张梵高名作“星夜空”在此一展。

首见梵高的画作

首见梵高的画作首见梵高的画作

 

       在这整整四层楼的博物馆里浓缩了梵高的一生,梵高的手迹,书信,画稿,画作,应有尽有,馆内充智慧,充满了美。只是这里不让拍照,一切的美流进自己的心田,难以复出。

      正如大家所评价的,梵高是个色彩大师,在他的画中光就是他把握的生命力。就连那些夜晚的画题中一点点的灯光给画师带来的灵感也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吃土豆的人”就是这样的一幅画。

首见梵高的画作

下面的是当时的书信和草稿

首见梵高的画作

 

      有一副比此画更打动笔者的画,那是一个在低矮的煤油灯(不知古代西方人用的什么灯,假设也是煤油灯吧)的灯光下杵着长柄扫帚的老太太的画像。看着画面背景中墙上的老太太充满活力的糊糊的影子,真不知画师是用什么眼神,什么心灵来感动自己。可惜,找遍了网络,也没找到那幅画。

 

     梵高是活在光线中的人,与在室内灰暗灯光下的画完全不同的光,那就是晴朗的白天了。看看在著名代表作播种者和收割者中,梵高激情奔放的所表现出的鲜艳夺目的光彩吧。

首见梵高的画作

首见梵高的画作

 

       这里再添加一幅由米勒画的播种者,也是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看到的,好像由于米勒的这幅播种者而引起了梵高的播种者。

      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在这幅画中,有着画的左下方那一小部分远方微弱的阳光衬托,播种者在夕阳之下的舞动更显出那健壮的体魄,生机盎然浸透了整个画面。

     

首见梵高的画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