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美豆在重庆低唱(一)
(2009-12-10 14:00:14)
标签:
重庆四年解放碑高楼大厦棒棒柔情巍峨 |
分类: 在看风景的路上 |
又一次去到重庆,又一次返程,夜色笼罩下的高速公路就这样一次次地把我带去,又把我带回。
这是一座我既熟悉又很陌生的城市。大学每个月几乎都会踏上这片土地,但却还说不出几条街道的名字。记不起哪里有让自己流连忘返的美食,也不知道重庆在的东南西北哪里可以看见最华美的夜景。
坐下来整理这两天在重庆拍下的照片,很突然的,有关电影的《重庆森林》某些场景却跳跃地在我的心中闪现。虽然王家卫的这部电影其实和重庆无关,机缘巧合,拍摄地点只是在香港一个叫“重庆大厦”的地方。但有一种冲动让我想用这部电影的名字来为我的重庆之行命名。
几十次的旅行记忆,却只有这次想要让它在字里行间停留下来。不是我太懒,只是在这之前,我从没有把每一次的重庆之行看作是真正意义的旅行。只是想要去看看生长在这座城市中的想念。
来重庆不是为了重庆,而是为了在这片偌大的森林种下一棵细微的种子,与爱有关。
对这座城市,我充满了无限感恩。它见证了一段成长的爱情故事,让我懂得异地恋的苦却能收获细水长流的坚守与信赖。这座城市在成长,我也紧跟着它的脚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浅吟低唱。
让我的重庆之行从我零零碎碎却清晰深刻的记忆片段开始。这些片段是在此刻我在脑海中闪现过这四年来每一次踏上重庆时的点滴画面中捕捉到的,记下来,作为序言。
在陌生的森林里有如找到了入口与方向。
我在记忆中捕捉到的第二幅画面-----一座座跨江大桥,扶摇直上的轻轨,路上拥挤得水泄不通的车辆。
这座城市像一片森林,密密麻麻,遮盖住了风与蓝天。
第一次去洋人街,拾起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吹泡泡。在众多的游乐设施中,也许是被主持人激情的鼓动感染,第一个就选择了坐人气最旺的大摆锤。这一次的选择成为我至今的心理障碍,过山车可以坐,但是大摆锤,就是用十头牛拉我,也再不会去感受这种刺激。
某一天的黄昏,和亲猪牵着手漫步在江边。江上有几辆正在工作的采砂船,偶尔鸣起的汽笛声高亢而悠远。
第一次看到解放碑,第一句话是“解放碑就是这个样子的啊?都不需要仰视!”----后来才知道,我的反应几乎和所有第一次看到这座碑时的感受如出一辙。所以来看这座碑之前,眼睛不需要做仰视的准备,这个动作在心里做就好。
排着队看了小萝卜头被关的牢房,我在门前立了好久,这个我从小就铭记在心的小英雄在这里抓过蝴蝶与他的童年相伴。
在热火朝天的火锅店里热闹地吃着火锅。腾起的烟,不停的嘴,最后心里感觉即便是连锁店,这里的味道也比成都的好,最重要的便宜的价格深入人心。总结出重庆的火锅比成都的好吃,这一点心服口服。
亲猪带我到他的学校参观。他一路讲解,“前面就是好汉梯”,“马上就是夺命梯了”。。。。。感觉这一路上不是在上坡,就是在爬楼梯。因为他们的教学楼在山中央,而宿舍几乎就落脚在山顶。每当我提议要去著名的南山“一棵树”景点去看夜景时,亲猪总是不屑地说:“看个夜景用得了跑那么远吗?在我们寝室都可以看!”所以至今还没能到公认的最好的地方去看重庆最美的夜景。
重庆,是一片建在山上的森林。
夏天我觉得重庆像一个蒸炉,脚底燃烧起沸腾的火焰;冬天我又会抱怨重庆太过阴冷,一下起雨来就会绵绵不绝持续几天。大热与大冷,重庆就是这样极端。
棒棒是每次去重庆都会看到的身影。他们穿梭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在我看来,没有棒棒军的山城不能叫做重庆。重庆可以没有西装革履的精英,但却不能没有生命力旺盛的棒棒。
。。。。。。。。
长长的省略号,因为我的序言太长,记忆太多。
这一次,把这短短一天半的时间当做一次旅程,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去到了解放碑,去到了洪崖洞,还去到了朝天门。在这座城市前行着,有一种隐约的感觉到这座城市就好像一片森林。
星期一的下午,独自一人在市中心闲逛。一说起成都,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春熙路。一提起上海,人们立刻就会想到南京路。而重庆则是解放碑。
来过这里很多次了,走在路上自己都会笑话自己,因为还是会迷路。有时走了长长的一段路,竟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
重庆有数不清的大街小巷,它们就像是细密交织的血管,连接着这座城市的五脏六腑。有时你会感觉到这些街道和小巷有如横空出世。如果这些道路能一眼望穿也还好,但是它们延伸的方向都倾注着幅度,蜿蜒的上坡,倾斜的下坡,转弯和拐角也很平常。再加上无处不在的地下通道的进出口,很容易地就会不知道自己是身在何处了。就好像一片大大的森林会有许多的小径供你选择。选项很多,走失的概率却同样很大。
重庆的高楼也有绝对的高度,这种高度被它与生俱来的地形衬托得更加完美,连抬起头来仰望都会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如果这些高楼大厦就如这座城市夜空中的稀疏可见的星星,偶尔点缀也还好,但这里的高楼不是孤星却是繁星,密密麻麻地扎根,无数闪耀的光亮汇聚成一道道强烈绚烂的光线,让这个触手可及夜空的城市不再需要星光。就如同一片森林里有成千上万棵大树,比肩继踵,只是它里面住的是木头,而重庆是坚硬的钢筋、水泥和混凝土。
带有厚重历史痕迹的解放碑伫立在这座城市中央。历史与现实同时在这里上演,只是历史悄无声息地流淌,而现实却繁华急促地喧闹。站在重庆的心脏地带,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强有力的跳动着与前进的节奏。
重庆这座山城雾都,积攒了太多水灵的雾气,簇拥着无数阴湿云层的天空在这座城市上方弥漫着,带有一种忧郁的气质,空气里都有一种湿湿的味道,仿佛在收藏泪珠一般。但是这座城市却不忧郁,随处可见的亮色不断地温暖和点亮着天空。
重庆人天生就靠山临水,得天独厚。因此他们的性格里也就自然带有山的巍峨和水的柔情。为人处事也许很轻易的就能动心动情地许下浪漫的海誓山盟,且浪漫中还带有“舍我其谁”的义气;但一旦诺言裂痕背叛了他们,他们又会立刻变得“铁石心肠”,渗透出悲壮的壮士气概。这两种极端的性格就这样浸透在重庆人的血液里,就像这里冬夏极端的天气一般,柔情与尖刀与原本可以融合。
重庆最有名的职业当属“棒棒”。这一个庞大的军团对于重庆来说,更像是一笔文化财富,记录下的是历史的变迁。他们的身份已经被刻上了厚重的重庆烙印。身躯单薄的他们却有着惊人的力气与毅力。一根扁担,两条绳,他们便可以挑起整座城市的灵魂。
重庆打破了一种属于时代的常规,流行着混搭的精神。矛盾、无序和多样在这座城市融合着。
感觉它很浑浊却又很明朗,很低沉却又很炫目,很倔强却又很开放。
原来“混乱”也会有如此强大的新引力。它就像一幅画卷,被充满想象力的画笔增添无数创造的生命。天上地下奔腾着,时光向前流淌着,又向后流转着,用一种鲜艳而生动的温度与姿态。
重庆就是这样一片涌动的森林。
--------------------------------------------------------------------------------------------------------------------------------------------------------------------------------------------
下篇预告-----下一篇,美豆将带大家去重庆看江,看吊脚楼,吃美食,体验属于重庆的独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