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真是一个喜气的名字。

告别了大理之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这里。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和顺,也许是在拥有众多古镇的中国,和顺并不出众,来到了这里,才知道它有“绝胜小苏杭”的美誉;是曾经的马帮商路上的一个重镇;是极具文化包容性的“侨乡”;是滇缅战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联接南亚的著名小镇。。。。。。
我向来对古镇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即便知道“古镇其实都大同小异”的真理,但是每去到一处,我还是感觉特别得激动与好奇。
和顺离腾冲县城仅有十几公里的距离,我们驱车到达腾冲的时候,发现大街小巷挺清净的,只有稀稀疏疏的人影,感叹这里的人与成都相比确实少了许多,但到达和顺后,才发现原来旅游的人全都聚集到这里来了
进入和顺古镇每人要交纳80元的门票费,这是没法逃的。想当初去到丽江的时候,我们逃掉了80元的古城维护费,但现在我们还在为此自豪不已。所以要去到和顺的朋友事先可以在网上做做功课,看能不能订购到优惠的门票。
我们事先是没有预定住宿的,所以到了和顺第一件事就是找住宿。客栈基本上是每一个古镇精髓的浓缩地,到古镇就要住客栈也就成了人们的首选,在这里当然不例外,大大小小的客栈遍街都是,但是显然这里的开发还没有达到丽江那样已经“成精”的地步,这里的客栈还显得很原始,可以说还比较落后,庭院不够大气与美观,住宿条件也相对比较差,很多住房都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即便是这样,客栈基本上都没有空房了。我们一家一家地找,在一次次地被“没有空房”的回答打击后,终于分别在两家客栈找到了安身之地。条件都不尽如人意,价钱也贵得有些离谱,但对这样一个旺季与旺地来说,找到一个容身之地已经很万幸了。
我们客栈的女老板做饭的手艺还不错,当晚我们就在客栈的院子里搭了一张桌子,晚餐就是老板做的当地的家常菜了。
菜色看起来都比较普通,其实味道是不错的,特别是那盘没卖相得南瓜深得我心,入口化渣,最重要的是很甜。那种甜不是我们在大餐馆里吃的蒸南瓜用冰糖酿出的甜,而是一种清甜,来自于南瓜的本身,是我到现在都念念不忘的一道菜。当然,我们不只吃了这些,炖鸡是我们差不多要吃完的时候才端上桌的。虽然个个嘴上都喊着已经吃饱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鸡吃完了,甚至鸡汤都见底了,可见它的鲜美程度,因为它“鸡有鸡味”,汤也有鸡味。

老板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和顺是一个保持着古风民俗的地方,晚上女孩基本上都是不出门的。当晚我们出去散步时发现和顺古镇的街道是清净的,只有游客的身影,而很少看见当地人的面孔。这与丽江夜晚的喧闹与华灯异彩是完全不同的。
和顺的居民住房好像身处一个独立的圈子,在也往保持着它的宁静,而在它的外围的河流旁则成了夜晚游客们休闲的地方,有各种商铺,有品茶的座位,另外还有当地的特色水上表演。这条河给予了和顺生命,曾经和顺正因为这条河而被取名为“河顺”。可见它在和顺人心中的地位。

清晨的和顺在太阳还有露脸之前有些微冷,也很安静,这样才更增添了它古朴的色彩。

和顺的人民显然还没有精明的头脑,看见了这么多游客,就在自家搭几张桌子开起了不算餐馆的餐馆,但没想来此吃饭人的数量大大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一口锅,一个灶台怎么能满足得了这么多人的胃?所以,你通常会看见的是这些家庭饭店的老板忙得手忙脚乱,游客们若是在餐桌旁等着送饭上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有经验后你会发现来这里的人都是站在灶台前一边埋怨那不争气的炉子,一边“抢”饭的。见老板端出个盘子或碗,你就得伸手上去,不管你之前有没有向老板点过这样菜,因为你点的菜也通常是被其他人这样“劫”走的。有时你看着心急,便挽起袖子亲自上灶。自己拌菜,老板通常会心痛地叫道:“少放点香料”,但此时的你哪里会顾得了那么多。没有系统规范的运营管理模式,所以这里的老板通常不会记得你们一桌到底上了些什么菜,也就自然会少收几样菜的钱。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但随着景点的开发,这样的局面必然是会消失的,但是此时的和顺因此平添了不少乐趣。
和顺的特色菜的名字很有趣,听起来也挺吓人的。一看见“头脑”这道菜时,我不禁搭了个冷颤。”呀?这是道什么菜呀?”

我们还是鼓起勇气尝试了一下“头脑”,味道还是不错的,不知道名字的很多东西混在一起,成就了这道菜,味道是甜的。

当地的烤干巴牛肉也值得一尝,虽然要15元一块。

和顺的景点也不少,因为是侨乡,所以这里是文化的交融地,你可以看到不同文化气息的身影,英式的门栏,来自缅甸的马车。。。。。

在抗战博物馆,你可以通过一角窥见滇缅战场的全景,尤其是国民党将士抗日的悲壮历史。

在艾思奇博物馆,你可以了解这位伟大哲学家的生平。

在民俗博物馆,你也可以体验一下别样的民风。

和顺人对“祖”是特别尊崇的,有浓厚的乡土情怀,所以在每年特定的时候要在自家的堂屋举行庄重的祭祖仪式,所以堂屋往往也是当地人装修得最为漂亮,保护得最为仔细的地方。正好我们赶上了中秋节客栈老板的祭拜仪式。本来传统是不能用酒敬献祖先的,但没想我们这行人中有好几个酒鬼,说非要好好地祭拜一下老板的祖先,老板也就破例热情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我们很荣幸地观看了整个仪式,整个过程都体现着和顺人的虔诚与质朴。

在和顺度过中秋节也有一种别样的意义。相对于其他旅游景区完善的开发与人满为患的景象,和顺应该还算得上是一片净土。有人说过,要去到一处地方旅游要趁早,早在它还有完全被开发之前,因为完全开发就意味着这里的原始风貌,文化精髓被破坏掉了,例如周庄。
所以我们趁早来到了和顺,这个南疆独特的小镇,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清新与质朴的味道,虽然我不知道这样的味道还能够保持多久。
(请忽略掉有些照片上2006年的时间,因为数码相机换了电池忘了调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