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风唤雨的世纪》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2010-12-22 20:18:21)
标签:

教育

分类: 【芦苇之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塘下镇新华小学   吴伟

【文本解读】

“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开头就气势恢宏,一段就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纵观全文,“呼风唤雨”一词用得极好!这个原本在神话传中才拥有的神力,以此来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深深吸引我读者。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第二自然段开头连续运用了两个设问句,有力地说明了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文中这一句话突出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课文教学的重点段在第三、四自然段。这里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列举了具体事例去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人们只能在神话故事中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够改造自然,改变生活方式。就连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都变为现实中的事物:“千里眼”——望远镜;“顺风耳”——电话、手机;“腾云驾雾”——飞机。现代科学技术使得我们原本广博的地球渐渐浓缩成为“地球村”。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如文中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第四自然段例句了很多科学带来的成就,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这我们可以积累词语的搭配:(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除此之外还有课文最后的(改善)生活。

最后一个自然引用了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波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主旨。

我们的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在感兴趣地阅读的时候学习文中的说明方法。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是要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例如: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诗句这里用来形容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值得一提的是课文用词准确的特点,如“发明”与“发现”;“改观”与“改变”,还有“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这个句子中“大概”一词体现了本文用词之准确。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发明”和“发现”、“改观”和“改变”的区别。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本用词准确的特点。

            3、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含义。

教学环节:

一、从关键词导入

1、我们通常了解到的“呼风唤雨”是指什么?

2、理解“世纪”

3、导入:让我们来看看20世纪有哪些成就值得我们用“呼风唤雨”来形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生: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坚持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的结构脉络。

 

三、学习23自然段。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在文中划出重要的词语。

2、解词“发明”和“发现”。

a、 文中用了哪些词来修饰发明”和“发现”?

b、启发思考:改变人类生活的是“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c、 当学生说出词义后,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认识到这两个词语去掉任何一个都会使表达不准确。

3、出示句子读,同意的感受区分“改观”和“改变”。

4、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a、指名读

b、师:20世纪人类生活的改变过程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这真是一个——出示:呼风唤雨的世纪(生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提示阅读: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们的发明和发现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这些改观表现在那些方面?

2、讨论20世纪前后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

a、“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

b、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

C、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

d、在近100年中人们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了现实?

3、出示: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在这有什么含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4、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中感受文本用词的准确。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这个句子中“大概”一词能不能去,为什么?

5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真是一个——(出示学生读: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总结

师:是的,呼风唤雨不再是传说,不再是神话。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波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你瞧,就连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都变为现实中的事物:“千里眼”——生:望远镜;“顺风耳”——生:电话、手机;“腾云驾雾”——生:飞机。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回去后就再多读读吧!下课!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发明      发现

                       改观      改变

                       大概                  

用词准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