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宇宙法则(2)——全息原理与因果法则

标签:
转载 |
分类: 觉醒的内在之旅 |
http://s2/bmiddle/4a415ddeg783dff154521&690
http://s11/bmiddle/4a415ddeg783e023036ca&690
http://s16/bmiddle/4a415ddeg7a1eca4bff7f&690
全息原理
万事万物都是发生在时空中的各种过程,有开头、中间、结尾。所有有形事物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山川和日月也不例外。从电子到宇宙,包括星系、太阳系、地球、人、动物、植物、细胞、原子等不同尺度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有意识、有思考能力、有生命过程的存在物。它们虽然尺度差别很大,形态也很不同,但是如果我们忽略表面的差异来观察它们,就会发现所有尺度的事物都有高度的相似性,每一个部分都包含了整体的全部信息。这叫全息原理,它适用于整个宇宙以及宇宙的任何一个部分。全息原理在功能和形体上都得到了体现。
先考虑几个功能上的例证。万物都有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并且都必须通过与环境交换能量(新陈代谢)来维持生命。万物都有热、光、电磁场,都有一个核心。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相同的DNA,每一条DNA都包含了人体的所有信息。一张全息摄影图片的任何一个碎片都能够完整呈现原画面的完整面目,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碎片都包含了整个图片的信息。
再考虑一下形体上的例证。我们知道哺乳动物都有四肢,对应于四季、四方。任何一片桉树叶的形状都类似桉树的树冠,树叶上的纹理也类似桉树的树干与枝节的分布。柳树、槐树等等也有这样的特征。在天文世界中自相似性也很多。被卫星环绕的木星很像被行星环绕的太阳。太阳系是扁平的,太阳所在的银河系也是扁平的,许多星系都是扁平的,而且带有旋转臂。
这种部分类似于整体的现象叫做自相似性。美国数学家曼德布罗特(Mandelbort)创建了分形理论,标志着自相似原理进入理性认识阶段。他研究了一些简单方程式通过叠代过程形成的几何形状,发现它们呈现出自相似性,例如著名的曼德布罗特分形图(见上面附图)。分形理论从严格的数学角度揭示了全息原理的一个方面。
在量子力学领域,理论物理学家波姆提出了全息宇宙原理(Holographic
宇宙为什么会呈现全息性?因为本体之道是唯一的,是万物的父母。有其父必有其子,子女必然象父母。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所以众生虽然在形态和意识上各不相同,在本质上却是平等、同一的。
因果法则是宇宙的基本法则之一
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依赖所有其他事物的存在,这在佛教中称为缘起。无缘无故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偶然性只是尚未被理解的必然性。一切现象都有原因,并且会引起各种后果。原因和结果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因果法则是普遍的客观规律,没有例外。人的生存依赖于适合的环境,需要氧气、水、阳光、饮食、取暖的衣服等等,而饮食来自动物界和植物界的贡献。一盘菜需要通过农夫的耕种、粮食加工厂的加工、市场的流通、厨师的烹调等等环节,才能放到餐桌上。
思考是形体存在的原因,形体是思考的结果。没有前面的思考,就没有后面的事物。没有正确的思想在先,就没有正确的行动在后。正确的思想就是爱的思想,没有爱,生命就不能存在。爱是因果法则背后的指导力量。有爱的人知道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自己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自己的存在依赖于整体的存在,只有整体健康了,自己才会真正地健康。任何一部分的伤害都是对整体的伤害。
因果法则在时间上体现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给予宇宙什么,宇宙会成倍地反馈给你什么。这是一个普遍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