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内观
(2009-12-28 17:39:55)
标签:
深度瑜伽冥想内观杂谈 |
分类: 静坐冥想正念禅修 |
冥想内观是一门内在聆听的艺术。
世人都在寻找智慧,却不知这智慧就藏在人的心底,等待着你自己来发掘、来连接、来倾听。那智慧的声音是那般的轻柔,只有等你真正从尘世的浮躁中安静下来,才能听见。
下面介绍冥想内观的四种基本练习。内观法(Vipassana)的意思就是“看到事情的真相”。这种方法强调的就是:当下觉察你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等,把冥想融会到日常生活中去。让觉察之光照耀你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进而将你心底恩惠慈爱的医治能量引发出来,惠及自己和他人。
冥想内观练习之一:自然呼吸法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是许多静坐使用的方法之一,包括瑜伽在内。注意呼吸之所以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它自然发生,而且持续不断。即使看似简单,但让你的注意力全然集中在你的呼吸上,也需要一定的训练。
l
l
l
l
l
这个练习的目的不是控制和操纵你的呼吸,而是精微地觉察呼吸这一自然的动作。简单地觉察自己的呼吸可以教导你什么是紧缩,什么是抵抗,什么是开放,什么是放手。
冥想内观练习之二:身体觉察法
就像呼吸一样,你的身体也一直跟你如影随形,可你很少真正注意它,除非你病了。这个练习就是教导你怎么注意你的身体和你的感觉。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忽略了身体善意的提醒,这个练习温柔地引导你注意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觉察到最需要医治的地方。
在练习身体觉察法时,你也会学到一个技术名词:“标签法。”你的大脑里为你所经历到的,写上标签。比方说:如果你觉察到你的双肩紧缩,你可以告诉自己:“紧缩”;你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把各种各样的感觉标签化。这个练习帮助你让自己的意识保持在当下这个瞬间。
心怀仁慈,是身体觉察法的关键所在。我们身体上的疼痛经常是慢性疾病和损伤累积的结果,这个练习就是让我们放下评判,回归源头,尽可能地带着慈悲之心对待我们的身体和疼痛。
冥想内观练习之三:思想、情绪、感觉觉察法
当我们静坐时,思想和感觉不可避免地飘来飘去。不要把这种情况当作一个恼人的问题,反而是提升你的觉察功力的一个大好机会。
觉察自己的思想和感觉是灵性觉醒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人类习惯性地想抓住美好的感觉,将令人不愉快的想法驱逐出去。
当我们学习自然地让它们缘起缘灭时,它们也就失去了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的魔力。
当你静坐的时候,试着区别这些感觉:悲哀、焦虑、兴奋等等以及这些感觉后面伴随的故事。
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些感觉和身体的感官联系起来,比如说你觉察到焦虑的时候,同时也觉察到胸膛发闷,胃部痉挛,以及这些反应后面的或愤怒或悔恨的故事。
当你意识到你的思想和感觉被牵引出去了的时候,只要再次简单地把注意力转回到你的呼吸上即可。
这个方法是教导你把你学会的标签法扩展到情绪和思想,并把习惯性地跟它们抗争转换成深深地接纳当下的每一种体悟。就像一个静坐中心的广告词一样:你不能停止思想的海浪,但你可以学会怎么在其间快乐地冲浪(surf)。
冥想内观练习之四:宽恕、仁爱练习法
一、
宽恕练习法是释放过去,全然注意当下的不二法门。在这个练习中,你可以学会:
1.
2.
3.
首先放松你的身体和思想,再把呼吸带进你的心中。
慢慢地学会释放那些阻挡你宽恕自己和他人的障碍。认识到过去的痛苦让你的心房紧锁。
慢慢用宽恕打开你心灵的大门。
二、仁爱练习法
宽恕练习法自然而然地把你引进到仁爱的练习。
在仁爱的练习中,你可以学到:让你的全人沐浴在同情恩典当中:为你自己,为你所爱的,最后为所有的人类。在这个练习中,你的心房成为了一台世界悲伤的转换器,也成为了一束用你过去的痛苦做燃料的纯净火焰,可以散发出真正同情仁爱的温暖光芒。
仁爱练习法可以成为医治自我,及至医治世界的催化剂。让广柔无垠的仁爱之光环绕着你的心灵,尽可能地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拥抱这种改变生命的练习。
培养每天静思冥想的习惯
如果你能每天坚持静思冥想,你会发现它对你的生活将产生重大正面的影响。下面是一些有助你建立每日静思冥想习惯的方法:
l
l
l
l
l
l
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