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不知道这篇文章能不能写?写完后该不该发?然而它的叙述是真实的。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250米,为历代高僧的墓地。
1989年7月,当时正在北京读硕士的S先生和当时在北大读博士的女友随着旅行团一同前往河南登封县的少林寺游玩。下午,行至塔林时,转了一圈后,S先生突然感到头晕头痛、恶心难受、面色苍白、浑身无力,于是在女友的搀扶下,匆忙回到车上躺倒休息了。
晚上回到郑州的老家,他开始出现严重的腹泻,并伴有呕吐。不能进食,整个人就像大病了一场的感觉。
然而,连续两天的上吐下泻后,竟然不治而愈了。
当时,S先生以为是吃了什么不洁的食物。仔细想想,好象也没吃什么特别的东西,都是根据旅行社安排的,中午和大家吃的一样,只是一碗河南地方特色的卤面。随团的其他人包括女友都没有什么异常反应呢。S先生也就没再深入地多想,此事也就忽略不记了。
事隔两年后的1991年6月份前后,S先生再次陪同一位男性朋友逛少林寺。这次没有跟随旅行团,而是自带干粮上山的。当走到塔林时,转了一圈后,S先生竟然又出现了两年前同样的症状:突然间感到浑身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在朋友的陪同下匆忙回到家,和上次一模一样的,晚上开始出现腹泻,不能进食,像大病了一场躺到床上不能动,上吐下泻两天后,也是不治而愈的。
自此以后,S先生再也不敢去少林寺了。
少林寺塔林 (图片来自少林寺网站)
S先生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性格,向来是只尊重科学,从不相信迷信和宗教的。而且在青年时期是极度典型的愤世嫉俗的“愤青”!
S先生第一次对我说起此事是在一年前。当时我正在观看大型公益访谈影片《和谐拯救危机》。该影片由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经济半小时》、《对话》等栏目前主持人陈大惠先生历时两年倾心制作,影片的嘉宾是一代高僧大德静空老法师。我早先也是很排斥佛教的,通过这套公益影片中老法师的点拨,我对佛教、宗教和中国的儒释道有了全新的认识。老法师是我们家乡人,因此我特别激动地把影片中老法师提到的一些观点多次与S先生进行分享。
于是,S先生就和我说了这么一段有点灵异的塔林经历。当时,我引用静空老法师在《和谐拯救危机》中的话语调侃地说:这是高僧老祖宗们在显示大能给你看!老祖宗要鞭打你,因为你“愤青”的表现是破坏和谐的行为,有犯上和大逆不道之嫌呢。
呵呵,俺这话差点没把人家气得憋过去!
不过,自打那以后,好象S先生“愤青”的话语是越来越少了,性情也变得平和多了,言语已不再那么愤世嫉俗了。如此看来,俺为和谐社会也贡献了一小点聪明才智呢!哈哈。。。。!
最近,我正在读美国海伦.帕尔默(Helen
Palmer)写的《九型人格》,我看S先生是典型的5号性格。作者在书中提到释迦牟尼是5号性格的,并说5号性格的人“是没有悟道的佛”。于是我和S先生开玩笑地说:他是佛缘很深的人,是没有悟道的佛,应该尽早开悟得道。这话好象他很爱听,于是乎,他又对我提起了少林寺塔林的两次灵异经历,并在我的追问下,再次详细地述说了一遍。
哈,俺的这篇博文就这么诞生了。
少林寺,俺是没有去过的呢。9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到过河南登封县,那次是想去少林寺看看的,可最终还是没有去成。如今,听S先生这么一说,心里有点毛毛的。俺不知道今后要是再有机会了,是去呢?还是不去?
关于少林寺塔林---转自百度百科
少林寺塔林
塔林,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西约250米,为历代和尚的墓地,占地约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来历代古塔230余座,是国内最大的塔林,有砖、石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各类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和尚们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的。少林寺塔林现有232座塔,占地面积l.4万多平方米。历经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建筑群。塔的层数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约在l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体、椎体;有直线形、抛物线形;有瓶体、.喇叭形。种类繁多,形态奇妍,这些塔是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塔林现存除一个唐朝的普通塔,一个宋朝普通塔和一个年代不详的普通塔外,其祭的全部都是个人塔。
其中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坐落在塔林西北部,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系方形单层单檐式砖塔,高8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而成,塔门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
元“照公和尚塔”在塔林中部,建于元至元五年(1339年)。这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叠檐五重,造型秀丽,塔背面有石铭一方,铭文为日本国僧人邵元撰文并书丹。
塔林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既是研究我国建筑史、艺术史和宗教史的珍贵宝藏,又是国内外参观旅游者的游览胜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