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卖报老人约定
(2012-08-06 08:22:57)
标签:
杂谈 |
远远地就在上班的人群中看到了他的身影,他正蹲在路边花池的边上吃着自己带的午餐,那只是一个发硬的馒头和一瓶白开水,没有任何下饭的菜,哪怕是简单的咸菜。想起自己不禁有些惭愧,我一向偏食,对不合自己口味的饭菜一律不吃,每次中午在餐厅吃饭,自己都是要剩下很多,然后再去旁边的超市买些零食充饥。我不敢想象如果是自己,拿着这样一个干硬的馒头,还有一杯白开水,我将怎么下咽。
路上的行人匆匆,他们忙着赶去上班,谁也没有对他有太多的留意。在这样的人群中看他,不免显得有些孤独落寞。的确,他似乎很早落后于这个时代。
这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位卖报的老人,旁边停着他卖报的家当,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把上用绳子固定着一个铁架,铁架上夹着当日的报纸。老人身材本来就不算高大,岁月压弯了他的背,这使他显得更加矮小,他的脸上布满沧桑,头发已经花白,他的眼窝深陷,却有着明亮的眼睛,他说起话来,声音尽管有些嘶哑,但还算清楚。事实上,按这个年纪,此刻他本应该像其他老人一样在家中养老,带带子孙,闲的时候提着鸟笼诳诳街,躺在藤椅上听听地方戏,或者是和其他的老人一起下下棋、打打牌,这才是我认为老人应该有的惬意生活。但是如今,这位老人却在这里经受风吹日晒,推着比自己还要高的自行车沿街贩卖报纸。
我和老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上个星期的周四,当时是中午,我们公司每天中午下班都会有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为了打发时间,我每天中午都会背着相机出去拍照。那天,碰巧我看到了他,他也是在现在我看到他的地方卖报,蹲在花池旁吃着自带的“午餐”。因为郑州市取消了报亭,我已经很久没有买过报纸,平时看新闻的话也是在网上随意浏览一下某些门户网站的网页。想起自己很久没有买《南方周末》了,我骑车过去问这位老人有没有《南方周末》,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问老人什么时候离开,因为我刚从公司里出来,骑车拿着报纸会很不方面,老人说马上就得走,不然一会城管就会来赶人。听到这些,我表示遗憾,因为我不可能在专门回公司放报纸。我遗憾的表示要离开,老人拉住了我,从车上装报纸的布袋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边还装着他还没来得及吃的剩下的午餐,他把食物拿出来,将塑料袋给我装报纸。其实,那个塑料袋很小,根本装不下报纸,但看到老人那么的真诚,我没有拒绝,终于还是买了报纸。
第一次见面老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真正让我感动的还是这一次。昨天中午再次遇到老人,便向他买最新的南周,老人在装报纸的包里翻了半天,然后才遗憾地告诉我说南周忘带了,他明天将会带给我。我当时只是随便“嗯”了一下,甚至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今天中午下班,因为有事,我直接回了住处,等到回来时已经将近两点半,这时才想起老人和我的约定。本来以为老人已经在这里了,但我还是存着侥幸来到了老人平时吃午餐的地方,看到了老人,然后又有了这篇文章。我满怀愧疚地问老人是不是等了很长时间,老人说自己转了两圈了,城管不让在这里停留时间过长。听到这些,我很感动,也更加愧疚,忙向老人表示道歉。老人笑笑,没有说什么。然后,我们又闲聊了几句。
临走时,老人问我是不是每期都会买《南方周末》,我点点头。老人接着问我都什么时候有时买,他到时候可以过来,我告诉他说周四。事实上,我对老人撒了谎,我并不是每期都会买《南方周末》,我只是偶尔想起时才会买一份回去翻翻,但是,我想不出理由去拒绝这个卖报老人的诚意。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一位卖报老人有这样一个约定,我曾经和很多人做过很多歌约定,但却不是每一个约定都能够实现。什么海枯石烂,什么天长地久,最终都是沧海桑田。但是这一个约定,我想我会好好地守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