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尔克斯和他的孤独

(2012-05-07 21:04:12)
标签:

杂谈

在旅行的列车上读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不仅是因为此刻你怀着愉悦的心情,而且当你读累的时候,你还可以把书放在膝头,去欣赏窗外的风景,遗憾的是手边少了一盏清茶。

从太原回郑州的九个小时里,我重温了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作品《百年孤独》。《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其一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的诸多肯定与赞誉,它被称为继《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马尔克斯也因此被成为塞万提斯第二,可以这么说《百年孤独》奠定了马尔克斯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响了世界的几代人,这其中就有中国著名的作家余华、莫言等人。

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始终围绕布恩蒂亚家族和马孔多小镇展开。从霍•阿•布恩蒂亚建立与世隔绝的马孔多小镇开始,到最后马孔多小镇被大风卷走结束,其中布恩蒂亚家族经历了整整七代人。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经历了闭世与祥和、开放与浮躁,再到战乱与杀戮的变化,这也是哥伦比亚历史的写照。魔幻主义写法的广泛使用也是这本书的重要特点,人死后的阴魂,奥雷连诺上校的预言,苔列娜的占卜以及悄姑娘蕾麦黛丝的升天与阿玛兰塔与死神的对话等等,都推动着故事的深入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虚幻的写法将有形的世界与无形的世界结合,这中转换能够引导人们从新的、更深层次的去理解现实中的社会。

马尔克斯凭借自己对历史的把握、人生的感悟以及文学体裁的运用向我们展示了他在《百年孤独》中构筑的精神世界。正如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致辞,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孤独正是这本书中的人最大的贫困,虽然布恩蒂亚家族以自己的勤劳换来了殷实的生活,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摆脱精神上的孤独。在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兄弟姐妹以及朋友之间,我们几乎都看不到他们有任何情感上的交流,他们彼此猜疑嫉妒,互不信任,哪怕是他们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朋友,正如奥雷连诺上校说的最好的朋友已经死在过去。他们始终以自己的方式来与孤独抗争,奥雷连诺上校年老归家后,不停的制作小金鱼,等到制作二十五条时就放进锅炉溶化重新制作;阿玛兰塔则是不停的缝衣服,缝好了再拆,拆了继续缝;小奥雷连诺和阿卡蒂奥们寻找妓女发泄,甚至还有姑姑与侄子间的厮混。他们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摆脱孤独,无奈他们内心根深蒂固的孤独总会一次次将他们打败,直到将他们彻底击垮。

《百年孤独》为什么能够如此流行,什么让它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这与它的现实性密切相关。在这样一个喧哗浮躁的年代,人们总是致力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视精神上的需求,于是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发现,尽管身边围满了亲人与朋友,自己却还是会感到无比的孤独。这时,你或许会大声疾呼没有谁真正的理解我,可当人们反问你你又理解谁呢?你又旋即陷入了沉默,是的,在这个充满孤独的时代,我们大家互不理解,即使受了伤,也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来到一个角落里,孤独地舔舐自己的伤口。原来,这么多年来,孤独从未离我们远去,我们一直活在《百年孤独》里的世界。

《百年孤独》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中的悲伤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那份孤独。所以,马尔克斯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灵魂的分析师,而《百年孤独》就是他手里的一把手术刀,正是通过这把手术刀,马尔克斯将人们貌似坚强的伪装一层层切开,直到抵达灵魂的最深处,发掘那已经存在了百年的孤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