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抵制《功夫熊猫2》就是一场闹剧
当《功夫熊猫2》刚在中国上映那会儿,中国多家主流媒体登载了要抵制“美国熊猫”的言论。其中,《新京报》更是贴一副超大的图片,图片上是一个所谓的艺术家头带熊猫帽,手拿一熊猫玩具在那宣传抵制《功夫熊猫2》。
我们知道,《功夫熊猫2》延续了第一部《功夫熊猫》的喜剧风格,但当我看到这幅图片时,它给我的感觉是我不用看《功夫熊猫2》了,因为这张图片甚至比它所要抵制的东西还要可笑。
我不是有意要冒犯这位艺术家,我和他更是无冤无仇,而且在这之前我也完全没有听说过他。一个普通人尚且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带着“家”的头衔的人呢?尽管现在的人们对一些所谓的“家”的话正在失去信任,变得反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说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
我们不知道这位艺术家是怎样说出这句话的,我甚至想知道号召大家抵制《功夫熊猫2》的他自己是否有去看过这部影片。如果他没有看过,他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其他人不要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试问,他没有看过的话,他怎么知道这部电影不好在哪里,而只有这些不好才能够说服人们不去影院欣赏它。就算是这位艺术家看过《功夫熊猫2》的话,他说出的这些关于抵制的话依然不能让大家信服,还是因为现在的一些专家越来越不被人们信服,人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想独自享受《功夫熊猫2》带来的快乐。
实际上,抵制《功夫熊猫2》的人并不在意影片的好坏,他们抵制它是因为它是国外的东西,它是国外的东西也就罢了,它的内容却处处充满着中国元素,也正是这一点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外国人用我们自己的文化拍成影片再大把大把赚我们腰包里的钱,这使他们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他们的“民族主义”就被激发出来,进而转变成一种行动去抵制。
但是,这只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于国于民都没有益处。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是在几千年来各种文化的融合之中形成的。中国一向讲究和而不同,在“和”中兼容并蓄,可以说,没有这种开放兼容的精神就没有中国今天的文化。
抵制《功夫熊猫2》也就是个别人自导自演的一场无聊的闹剧,是一些人博取出名的手段。最重要的是,一部电影的好坏是由观众自己来评判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拒绝一部好的影片。《功夫熊猫2》无疑是一部好的影片,它取得的票房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后,也请那些声称抵制《功夫熊猫2》的人省省力气吧,你们再怎样竭斯底里,结果还是一样。如果真的还忍不住想要喊“抵制万岁”,那么就等你们自己什么时候拍出一部比《功夫熊猫2》还要好的影片再说吧!到时我一定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