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学生孤独孤岛名利场校园 |
我想,如果可以把大学比作一片海,那么每一个大学生就是海中的一个孤岛。
我是无意中写到这个题目的,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份调查,在大学生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的调查中,其中有一项是关于大学生的孤独感的,竟然有超过六层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很孤独。在中国千百万的大学生中,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比例会是怎样一个概念。
诚然,在外人看来,大学生或许都是光鲜的,但是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会知道光鲜的背后走着怎样的孤独。
孤独,正像病毒一样在大学校园里蔓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这种病毒的携带者。不论是宿舍里最知心的朋友,还是马路上最亲密的情侣,总会有那么一刻,他们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孤独的人。
看过许多人的心情,还有博客,几乎都与悲伤有关,有一段时间,我认为那种悲伤就是无病呻吟,可我没有意识到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是孤独的,只有他们在心情最脆弱的时候,才会写出那样的心情,那样的文章。
我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失意,经常在QQ上向朋友们抱怨,“没有人理解我”,其中一位朋友当时反问我,“你又理解谁呢?”是啊,当我在抱怨他人不理解我的时候,我又理解谁呢?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没有人可以真正的理解彼此。
有人把孤独感分为两类:内在的孤独感和外在的孤独感。所谓内在的孤独感,是指一种最深层次的心里感受,这种孤独是根本的、永恒的、难以驱散的。而所谓外在的孤独感,则是一种机缘性、具体浮现在表层心理感受,与内在的孤独感不同的是,外在的孤独感会在环境改变的情况先消失。
所以,除了心灵距离给大学生带来的孤独以外,也总会有外在的那么一些因素加剧着他们的这种感受。
在博友普罗旺斯那里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大学是最密集的名利场》,说的是当今一些大学生的功利性化,在利益,关系,金钱,作风中同流合污,使他们忘记了生活本身的含义。大学里功利主义的泛滥,大学生们成天为利益钩心斗角,他们为此抛弃甚至牺牲了友谊。正如这样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不敢想像,当这样的现象真的发生在现实中,也许就在我们的身边,这又是怎样的悲哀。
现在的大学生愈发有着“宅”的趋势,如果不是要上课、吃饭,他们更多时间都会留在宿舍,投入到网络那样一个虚拟的世界,甚至是同一个宿舍的室友,他们也懒于语言上的直接交流,而是用QQ、MSN这些聊天工具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的直接交流逐渐较少,心中的那种隔阂也会越来越深,也就给了孤独粉墨登场的机会。
不可否认的是,自卑同样可以产生孤独。面对生活中的竞争,一些大学生却没有充足的准备,连续的挫折与打击使他们陷入到自责之中,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逐渐的把自己封闭起来。
有人说,孤独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孤独就像感冒一样,易感,难治,虽不知死但总是让人不愉快,有时甚至令人难以忍受。
彼此心灵的距离或许无法消失,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却可以消除,只需要你勇敢的走你自己的那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