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联考利弊教育校园 |
北大、清华两大阵营同一天针锋相对的组织自主招生考试,“北约”、“华约”高考圈地日益激烈。紧接着华南理工大学与同济大学等8所工科高校组成卓越联盟,高校自主招生“三足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在这些高校联盟中,人们不难看到清华、北大、同济等国内一流的大学,甚至包括实力雄厚的香港大学。这些高校作为中国大学的领头羊,它们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如今,这些一流高校自己组成联盟,推行各自的自主招生政策,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我国目前高校对生源日益激烈的抢夺战分不开。生源对一个高校尤为重要,但凡好的学校,除了师资这一重要因素外,背后一定还要有好的生源做基础。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这种制度有望打破中国目前教育中“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利于中国高校吸取各方面的人才资源。高校为争夺生源互相竞争,为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势必会想方设法改善自身状况,提高竞争优势,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将会得到更优质的教育,也有利于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在这场“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中,人们似乎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但所谓“春秋无义战”,在这场争夺生源战的竞争中,人们也怀疑高校联盟的组成是一种非正常竞争现象。
高校自主招生竞争本应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但从“北约”、“华约”的自主招生时间上来看,双方选在同一天,也就是说学生只能“二选一”,这也就难以避免高校联盟变相打击对方的嫌疑。
同时,在自主招生中,我国一流的高校拥有“先发制人”的优势,走在抢夺生源的第一线,这种招生制度上的不公平,导致其他高校生源质量整体不高,人才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使我国的高校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从长远上来看,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是不利的。
高校自主招生联盟成立以后,有人发现网上已经出现了相应的联考培训班,由此,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学生们除了要参加应试考试外,还多了高考之外的应试方式。我们实行自主招生制度的初衷是给一些高校放权,选拔人才,避免“一考定终身”,但高校联考制度的形成从长远上看却是不利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人士就指出,“所谓的联考制度就是一个岔路,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离目标就越远。”
北大、清华等作为国内一流的高校,一直是教育事业改革的风向标,同时也寄托在这个国家教育事业上的希望,它们应该做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厮杀”,而应该站在全社会的利益高度上,为这个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连接:
“北约”: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等13所高校。
“华约”:目前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高校。
“卓越联盟”:目前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