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周末“与邓玉娇案相关:巴东37天”时评

(2009-06-19 11:47:38)
标签:

巴东

邓玉娇

南方周末

杂谈

分类: 人文视角

616,轰动一时的邓玉娇案正式在巴东法院正式宣判,其中邓玉娇被依法判处故意伤害罪,但不承担刑事责任,至此,历经37天的起起落落的邓玉娇案终于告一段落。

纵观巴东37天,邓玉娇案使得巴东政府一度成为众矢之的,为此巴东政府甚至采取中止交通,封杀网络信息,更有甚者宣布恐怖来袭,全城戒严,可谓满城风雨,造成巴东政府陷入空前的信任危机。为何邓玉娇案这一普通案件能够在社会掀起如此之大的波澜,而邓玉娇又为何能够获得诸多同情与支持?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将这一案件推向更多的群众,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接触的它,同时,网络也给受众留下了巨大空间,使得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由此,新闻媒介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二是中国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人类政治文明的不断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合法权利来表明自己在邓玉娇案中的立场;三是人们之所以给与邓玉娇更多的同情与支持,撇开邓玉娇在事件中受到诸多伤害的事实真相不论,还有其他复杂的因素包含其中。首先,由于中国人在强者与弱者之间,同情的往往是弱者,而邓玉娇在这一事件中的所扮演的正是一个弱者的角色。其次,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自古以来对政府官员就已经存在的仇视与抵制情绪,总之谈起官员人们往往联想是他们的腐败,尤其近来个别政府官员贪污腐败,违规执法伤害人民群众利益与感情,使得本已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鸿沟不断加深。虽然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一直不断宣扬打造廉洁公正的亲民政府,并采取各种措施树立其亲民形象,但是,要彻底消除人民群众与政府官员的种种隔阂,实现上述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以上皆由专业需要,但学疏才浅,评论浅俗,还望大家多多见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异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