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字触》——测字术的一部资料丛抄

(2009-06-10 10:07:05)
标签:

杂谈

    有关测字术的另一部要籍是《字触》。此书凡6卷,即卷一“瘦(按,瘦字去左边两点)部”,卷二“外部”,卷三“晰部”,卷四“畿(下为戌)部”,卷五“谐部”,卷六“说部”。其书原题“栎下老人辑”,栎下老人是清初文学家周亮工的别号。周亮工,字元亮,清初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因他的先世曾经住过金溪(今属江西)之栎下,因此自号栎园,又称栎园先生、栎园老人。周亮工精通掌故,一生有多种著述,如《赖古堂集》、《因树屋书影》、《闽纪》、《尺牍新钞》等。此外他还善于测字,具有丰富的测字实践。据卷首《凡例》“顺治丁亥嘉平望后二日,栎下老人识于樵川之诗话楼”的落款,可知《字触》始笔于1648年初。又,书末周婴撰写的《跋》题署:“顺治六年,岁次己丑暮春。”则《字触》成书时间为公元1649年春之前。

    《字触》之“字”,虽是指文字而言,但此书不能视为文字学之类的书籍。《清史稿·艺文志》著录此书于“子部”术数类杂技之属,把它归入用数理来推断人事吉凶的方术之书。《字触》之“触”,徐芳撰写的《序》认为意为“畿”(下为戌),则当作为“事的迹兆”来理解。在古代,“触”字又可释为事物相感应而有所变动。如《易·系辞》上:“触类而长之。”因此,本书题名《字触》,应是包涵有这两种寓意的。

    《字触》是一部资料丛抄,采录范围颇广,计有《越绝书》、《参同契》、《汉书》、《晋书》、《耳谈》、《铁围山丛谈》等各类文献近两百种。究其内容,无不与增减汉字笔画、离合字体结构以附合人事、推断吉凶祸福有关。其中前三卷——“瘦(去两点)部”、“外部”、“晰部”“皆以字为别,既有点画之形,即有错综之义”,第一卷“瘦(去两点)部”,汇集古代的瘦(去两点)辞隐语。第二卷“外部”,根据字之引申来推测人事吉凶,从中可以窥见古代测字术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第三卷“晰部”,即将一字分离成数字,再据此来预测吉凶。第四卷“畿(下为戌)部”,则是将诸如梦占一类“无字中忽示以字”的事例汇辑一处,其方法是根据事之兆迹成字,再将字解析以测祸福,即所谓“无字形而有朕兆,斯谓之畿”。第五卷“谐部”,收录古代以分拆文字为形式的谐趣斗智主事,如字谜、对联、酒令以及文人相互嘲戏的逸闻趣事,其取舍标准,则在于“可以发人慧,可以广人思;深其义类,要亦推测之佐也”。仍是为推断人事而搜集的辅助资料。第六卷“说部”,是以分拆字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的实例,虽标榜“六书之义”,但内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解文字;虽自诩为“曲终雅奏”,但仍是“非离合之义弗载焉耳”。终究没有脱出杂占、方术的窠臼。《字触》的各卷侧重不同,就其整篇从广义上说来是一部文字游戏之作,但文字的分解离合是各部分的共同点,有的还包涵预测人事吉凶特征,这就是传统的测字术;其他一些虽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测字,但与测字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全书仍然是论述测字理论与方法的方术之作。

    《字触》是现今所见的一种比较完整的拆字相字资料专辑。对我们研究拆字这一社会风俗文化现象,有着很高的文献价值。此书流布甚稀,曾收入《粤雅堂丛书》初编第七集;比较通行的本子为《丛书集成》本,它在《初编》中的书号为722,在《新编》中被编次于第25册,另外,《笔记小说大观》第八辑中亦收入此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