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把孩子当玩具

(2009-06-03 10:28:34)
标签:

限制

自由

分类: 晶晶妈散记

不要把孩子当玩具

有时候,晶晶在我们家里,就像一个玩具。比如:

爸爸爸把晶晶抱过来,让她站在墙角,说:“晶晶,现在我们开始考试了。”

“稍息!”“立正!”“举手!”“小鸟怎么飞?”“小猫怎么叫?”“唱歌给爸爸听!”“跳舞给爸爸看!”“给爸爸笑一个!”……晶晶爸经常对晶晶进行这样的考试,晶晶也很习惯的做着爸爸命令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是,爸爸刚让晶晶站在墙角,还没开始发号施令呢,晶晶就开始自觉地一个一个地重复着那些大人问了上百次的动作了。这个时候,我们是把孩子当成大人的玩偶了。

爸爸躺在床上的时候,晶晶妈正跟晶晶在地板上玩,爸爸会这样喊:“把晶晶拿过来。”一个“拿”字,就是把晶晶当成一件玩具了,可以拿来拿去的。

有时候,妈妈也会这样,当晶晶要某个玩具的时候,本来妈妈是应该答应她的,可是还是要说:“晶晶,给妈妈笑一个,妈妈就把玩具给你。”晶晶就很滑稽地对着妈妈皱皱鼻子,挤挤眼睛,表示笑了,其实明明知道,孩子的这个笑容已经很麻木了,可是还是要求孩子这样做着。为什么笑容会麻木呢?因为笑本来是极富感情的一种表情,是一种灿烂心理的外在表现,可是大人却往往让孩子勉强表现,时间久了,当然麻木了,不是笑了,只是皱鼻子,挤眼睛了。这个时候,我们也是拿孩子当玩具了。

这是什么样的笑容?

……

虽然,在我们拿孩子当玩具的时候,是因为孩子带给了我们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是喜欢孩子的一种表现,但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可以肯定我们的这种行为吗?回答当然是“否”,拿孩子当玩具,绝对是一种错误。

 我们拿孩子当玩具,是觉得孩子小,就像个玩具一样。是啊,商场玩具柜上的那些玩具有时候比宝宝的身体还要大得多呢。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孩子再小,她也是有感情的,她具备人类的所有情感:喜欢、厌恶、高兴、伤心……在我们把想法强加给她的时候,其实是欺负她的弱小,欺负她的无力反抗。但是,宝宝难道不会反抗吗?有时候,爸爸让晶晶做某个动作的时候,她的表情会无动于衷,就好像没有听到爸爸的话一样,其实她完全听到了,只是用无动于衷来表示反抗罢了;有时候,我们喂给晶晶不喜欢吃的东西,她会把嘴巴藏起来,表示她不想吃这种东西,对大人的强迫表示反对;有时候,我们认为她不该玩的东西,会强行从她手中抢下来,她会哇哇大哭,表示她喜欢这个东西,对大人的霸道表示抗议……可是,她的抗议往往被我们忽略,我们总是固执地认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无条件的服从我们,我们这样做是在爱孩子。

因为我们具有了这种思想,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地伤害孩子,并且不以为然。爸爸喂晶晶的时候,如果晶晶不吃,爸爸就会发脾气,严厉地批评晶晶,晶晶就会很恐惧;经常勉强晶晶做那些她根本不想重复的动作,致使她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太热的时候蹬被子,妈妈没有考虑她的感受,反而打了她一巴掌;有时候,孩子正在干某件事情,可是我们会强行把她拉到一边……诸如此事,我们做家长的实在是不应该。

也就是说,我们的爱有时候孩子感觉不到,带给她的却是伤害。因为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用我们的想法限制了她,那我们应该怎么爱孩子呢?

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自由,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尽情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她不想吃的时候,别逼她;她不想睡的时候,陪她玩;她不想呆在屋子里的时候,就和她一起亲近大自然;她想画的时候,不要夺下她的笔,让她随意的画,哪怕她只能画一条线……其实,这样才是真实地爱孩子,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才能让孩子更加聪明起来。

其实,孩子的日常行为,只要不打骂,不干扰别人,威胁不到人身安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让孩子尽情做想做事情,那些得到了爱和自由的孩子,在行为表现上会更加的自立、自信、乖巧懂事。

想了很多,晶晶妈乱七八糟的写了这么多,可是想想,自己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做到,可是,晶晶妈一定会努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