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全民娱乐”作文讲评
(2012-07-06 10:32:43)| 标签: 校园 | 
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表演而予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当下“全民娱乐”已成时尚,各类“时尚”的娱乐活动纷纷登场,“娱乐”这个词与我们的生活有了密切的关联,娱乐无极限,娱乐令人眼花缭乱:街头群众舞操、八卦新闻、网络搞笑、电视真人秀、电视相亲、电视选秀,等等。对这种现象,有人赞赏道:“娱乐让我们的文化精神与世界接轨”,也有人感叹道:“我们在享受娱乐的时候,也在被娱乐!”
对于“‘全民娱乐’已成时尚”这样的现象,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你的经验、体会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佳作展示
在娱乐中,你丢了什么?
高二·二班 
当下“全民娱乐”已成时尚。形式多样的娱乐节目充斥着社会生活。关注每天的娱乐头条,茶余饭后讨论各种娱乐新闻已属平常。但是,在我们津津乐道那些“娱乐”时,不经意间,我们似乎丢了一些东西。
一本八卦娱乐杂志,几个表情多变的人。“他俩怎么在一块了?!”“哎,又一个傍大款的。”“他前阵子不是和XX刚订婚吗?”你一言我一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如今有多少人时时刻刻关注着明星的那些事,又有多少人想着自己也应该像他们一样?于是你如此迷恋,有关他们的消息绝不错过。你的生活除了这些明星,这些根本不认识你的人,似乎没了别的。在明星光环的照耀下,你丢了你自己。
但是你没有意识到,还在拼命改造自己,希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一样光鲜亮丽。你寻求各种渠道宣传自己,历年来火热的选秀节目抓住了你的眼球。你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以前石沉大海的你不理会,你只在乎,只相信能和那些人一样声名鹊起。你想要的不是什么高校文凭,不是什么学富五车,你想要的就是那镁光灯,数不尽的财富,耗不完的人气。你别无所求。但你可知道,在你选择的娱乐道路上,你丢了你的追求。
当然,你不在乎。时尚的你不放过任何机会。你又将目光放在了近期火爆的相亲节目。你的目的当然不是所谓的“相亲”,你知道那些参加者,包括你自己在内只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推销自己,俊美的面庞,妖娆的身姿,时尚的观念都将是你的卖点。你认同马诺,你说会和她一样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所有少女的天真都抹掉,披上一层商业又功利的外衣,期待着自己的点击率。殊不知,在你从未停止的娱乐脚步中,你丢了自己的价值。
亲爱的,你看到光环背后的阴影了吗?你看到有人为此付出的代价了吗?你看到了商业利益中的卑微了吗?你的自我,你的追求,你的价值就这样让娱乐弄丢了,值得吗?
你是不是这样的“你”呢?娱乐可以乐,但切不可以娱乐为生活的主旋律。那些真正宝贵的东西被娱乐替代,你会后悔的。
在娱乐中,你丢了什么吗?找回来吧。
驭思,轻吟娱乐
 
飞鸟过往间,生生灭灭,千年的过客撷来冷月吐织馨香的巾绢,为你擦亮迷离的双眼,去发现尘封于天地之间的美丽。轻驭遐思,找寻冥冥中的那难以磨灭的瑰丽——娱乐。
生活需要娱乐。在这个全民皆娱的时代,你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坐在写字楼里苦练工技,你还有什么理由仍旧在街道上面无表情的飘过,你还有什么理由依然靠在地铁里味同嚼蜡的拥挤着打哈欠……难道你不想加入妈妈级奶奶辈的广场集体舞中释放你青春的活力吗?难道你不想踏进电影院观赏好莱坞大片来激活你持久衰弱的视觉神经吗?难道你就不想挤进车水马龙的迪斯尼感受动漫世界的纯粹吗?所以还有什么理由束缚你的思维任其木然呢?还是让我们驾驭自我,轻吟娱乐吧!
学习需要娱乐。在这个提倡学娱并举的年代,作为学生的我们真应该思索一下了。现在讲求的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不再是古时“之乎者也,一马平川”的时期,也不再是光靠让众人顶礼膜拜的成绩就能找到薪水丰厚工作的年代了。所以学会娱乐是十分重要的。但应该注意是学会娱乐!并不是一味不着边际地玩物丧志。例如可以多学习一门语言来增加才干可以掌握一种乐器来发挥艺术细胞,可以拜师通晓一种民间技艺,甚至可以尝试着上一期综艺选秀节目来树立信心……总之就是别一味闷在家里死读书,要多换换脑子,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时代需要娱乐。还记得那个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吗?他的微软可以说改变了世界信息时代进程。还记得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吗?他以舞蹈和音乐改变了世界舞坛、乐坛的流行元素,迎来崭新的流行音乐时代。还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吗?正是他无所不在的娱乐精神打造出了震撼全球的苹果手机……这些娱乐界鼻祖们,靠轻驭娱乐,改变了一个个时代。所以我还说,时代需要娱乐。
娱乐,多么奇妙的两个字,寄寓的是无限的遐思与快乐。
闭眼遐思,用心感受,许自己一份雁过无痕、一种大爱留香的追求。轻启双唇,浅唱乐歌,你会感受到,即使是在不经意间,亦可享受那永不磨灭的瑰丽美好……
驭思,轻吟娱乐!
 
不能一棍子打死“伪娘文化”
高二·一班 
当今世界,人们精神世界丰富的同时,各种娱乐文化也开始占据人们的生活。各种娱乐文化令人眼花缭乱,“伪娘团”也作为其中一种形式,风行于世。
对于“爱丽丝伪娘团”,有人感叹,这个时代的娱乐,男人像小沈阳走女人的路,女人像春哥走男人的路,才潮,才能吸引眼球,才能出名。实际上,小沈阳也罢,武汉高校的“伪娘团”也好,台上是“女人”,台下是纯爷们;古代的花木兰也罢,超级女声李宇春也好,“爷们”的声音与表演,实际生活中还是女人,我们并不需要怎么担心,既不用发动一起浩大的“娱乐战争”,更不必上纲上线到性别角色的社会争论。
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对流行符号有经典的论述:流行像一部保持意义却并不固定其意义的机器一样,永远是一种即失落意义,有确实具有意义的悖论性事物。它是人类自持有能力把毫无意义的东西变成有意所指的一种景观。伪娘成为一种当下的社会流行时尚,引起争议本就在预料之中,它具有意义,同样也失落意义。
“伪娘”的公开亮相,是因为它满足了大众求新求异的猎奇心理,而由此引起的消费欲望又进一步推动了其蹿红。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都有权去表现和宣扬其认同的美的标准,但不应该将自己的标准强加到其他人、其他群体上。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带来不同的声音,正符合民主进程的规律。
然而伪娘文化的盛行,也有失落的意义。一方面,伪娘娱乐毕竟只是一种浅层的消费,快餐式的文化与瞬间的笑声掩盖的是社会的浮躁,显现的是转型社会人们普遍具有的精神危机与压力,在伪娘盛行的同时,我们不能忘了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人们精神家园的建构。
虽然艺术本真与生活本真在形式上是有区别的,但在一定时间内也是联系的。当下的“男孩危机”让人们开始担心,“伪娘”影响到人们表面的模仿,伤害到青少年的心理。
因此,面对伪娘文化,我们不应一棒子打死;但在政策上也不能任由其盛行,必须拿捏好限度。作为传播平台的大众传媒,更不能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不能“娱乐至死”,应自觉加以引导,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是娱乐,还是愚乐?
高二二班 
 
当“梦幻三国”“愤怒的小鸟”的风靡使弹钢珠、跳皮筋淡出我们的童年,当风姿绰约、万种妖娆的伪娘被认为比阳刚之气更彰显男人的魅力,当虚无缥缈、口若悬河的明星绯闻替代家长里短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便无可辩驳地真正处在了“全民娱乐”的浪潮之中。我们被层出不穷,五光十色的花样晃了双眼,扰了心弦。然而,在觥筹交错之间我们不应只顾开怀,娱乐华衣下的真实亟待我们抽丝剥茧。
活在当下,高度发展的新闻传媒借着娱乐的东风吹进观众的视野。QQ、MSN等新型交流工具代替了鸿雁传书;3D、4D电影代替了河北梆子、黄梅戏;电视交友、网站互动代替了面对面沟通交流。我们渐渐被五彩缤纷的娱乐形式弄得眼花缭乱,心也在不知不觉间跟着娱乐的节拍摇摆。我不禁要问:生活在娱乐纵横的年代,我们是真的娱乐了,还是愚乐了?
当拜金女在相亲节目中高呼“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时候,那么电视相亲这种交友形式是否真的达到了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平台的初衷?观众是否真的在哄笑之中得到了娱乐传输的真谛?以我愚见,倘若在娱乐间被潜移默化沾染上拜金之风,那么“娱乐”真可谓“愚乐”。
当女星黄奕、霍思燕公然在微博上展开骂战。“一石激起千层浪”,网民众口纷纭造成骂战的恶性循环。试问,娱乐人物在观众面前树立负面形象,而观众又对丑闻津津乐道,是娱乐明星的悲哀,还是我们所有人的悲哀?当人们对负面八卦趋之若鹜,那么“娱乐”也可谓“愚乐”。
当某些杂志或节目为搏收视率猛爆明星绯闻的时候,我们又充当着何种角色?睡眼惺忪现身机场被胡诌为遭观众封杀,为躲避狗仔围追堵截在机场飞奔被造谣遭人飞踹,就连在公众场合打个喷嚏也被传言有损艺人形象应提早让贤。一味将娱乐大众作为赚钱的工具而搬弄是非,呈现给观众雾里看花的朦胧,那么“娱乐”的确可谓“愚乐”。
全民娱乐的初衷是让大众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丰富精神生活、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当个人的恩怨和整个社会的戾气玷污了本是纯粹的娱乐,那么“愚乐”就成为最低级最廉价的地摊货。
要真心实意的作品,不要故弄玄虚的败絮。
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要利己私化的纠葛。
要干净纯粹的娱乐,不要蛊惑人心的愚乐!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