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因为有朋友在外面夸我,并夸我挖的坑们,然而让我生出一种被哈哈镜照了的错觉,并且莫名很心塞。大概我和一些朋友之间不知何时有了误会。于是,几句话,我还是应该说一下。
【关于写作目的】
吐槽。作死。发泄。
当年盛传某先生贫寒,惯将钞票垫脚底,用时取出。别人问他何以如此,他说我被钱这东西压迫得够呛,当然要压迫压迫它。(大意)我对我的研究对象,心态也如此。
——请关爱论文难产的博士生。学位狗也是狗。
所以我一再声明,码字无非:毁人、整人、坑人,本体是个雷,动笔就放箭。
不虐研究对象们怎么可能,他们都能虐得我平时不敢抬头看师友。
我都没认真,各位实在不必过于认真。
【关于考据】
我从来没想过拿“文内有考据”作为卖点。
有考据的地方,也并不是我用力的重点,很多时候,道具、服装、场景,一句话带过了事。
况且在我自认为还能讲故事的时候,你只说我挖坑有考据,未免买椟还珠。
我当然知道有些人很喜欢吹考据,然而那是他们。
而且相当部分号称认真了的考据,还不如并不十分上心的我。
我也不知道他们吹什么,不过既然要吹那就吹吧反正嘴长在人家头上。。
对我来说考据是再基本不过的基本功。
论文也好小说也罢,最好过河之后这桥也就顺手拆了。
所以这种赞美方式,在我看来,就跟赞美我居然识字,而且只赞美了我识字……一样。
老娘人间混迹三十年,就得你一句高度评价,说我识字?
朋友,换你做我,你会觉得这是在夸我吗?
当然,如果真有朋友觉得我这么差劲,直说我没故事就好了。
就事论事我能扛得住。并不需要如此。
【关于读者的阅读延伸】
一般而言,跟剧情发展有关的线索,我都会留下。
其他背景材料,极其可能因其牵涉太广,而被我砍掉。
总的来说,我对限制篇幅,有严重的强迫症。
不去查背景资料,未必就影响“本故事”的阅读。我算过线索够,也很认真在写人际关系。你只要三次元有正经人际关系,都不影响对故事主体内容的理解。当然你如果自己查过相关背景,会理解得更深很多,不只是基本人情。这是你自己聪明好奇,跟作者其实没什么关系:
不要赖给我。自信点。
【关于我的惯用手法】
以前小范围跟朋友说过。我的小说人设,通常是三极分立。由两个角色,代表作者认为可能的两种选择,然后第三个角色领衔放冷箭吐槽,这个是作者真正的位置。
《望江南》分工一以贯之,现在会出现各种变格。简易的判断方式我可以透露一下:你们但凡看到某个场景下,一群人在作死、哪个角色特别一脸卧槽的,那就是我。
走位飘忽也是作者的一种自我保护。耸肩。
等等你问如果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一脸卧槽……
——作者精分。没别的解释。
那肯定是前面有人说了一句令我想一体三化揍死他的台词。╮(╯_╰)╭
后一篇:#填词#【陆机/王敦】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