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再对比一下刘宋和梁的大老板好了……
(2012-10-15 09:23: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吐槽专区 |
某日和@游北君 闲聊。然后,和我经历的几乎每次闲聊一样……话题歪了。
于是,谈话的结束部分,成了这样:
我:……你是要把阿练也归入暴力和尚的一类吗?
北:难道他不是?
我:跪……【好吧我一直想忽略他暴力的一面
虽然我无数次脑补过阿练唱K的时候被人惹毛,瞬间大悲咒转往生咒……但其实……
萧衍比起裕总真的……很斯文了啊!(喂)【咦我老觉得他很斯文一定是参考系的缘故……
一生挽弓当挽强,成名战贤首山扬麾击鼓声动四野,但就算用《南史》的记述,也……比不上当年镇江城管队刘裕小队长……那【长刀在手,天下吾有】的……流氓样(啥)……啊……
带兵和带兵是不一样的嗯。。。
所以那个西府军团“是,长官。” VS 北府军团“是,老大!”的笑梗么……
《南史·梁本纪上·武帝纪》:
建武二年,魏将王肃、刘昶攻司州刺史萧诞甚急,齐明遣左卫将军王广之赴救,帝为偏帅隶广之。行次熨斗洲,有人长八尺馀,容貌衣冠皓然皆白,缘江呼曰:“萧王大贵。”帝既屡有征祥,心益自负。时去诞百里,众军以魏军盛,莫敢前。帝欲大振威略,谓诸将曰:“今屯下梁之城,塞凿岘之险,守雉脚之路,据贤首之山,以通西关,以临贼垒,三方掎角,出其不备,破贼必矣。”广之等不从。后遣徐玄庆进据贤首山,魏绝其粮道,众惧,莫敢援之,惟帝独奋请先进。于是广之益帝精甲,衔枚夜前。失道,望见如持两炬者,随之果得道,径上贤首山,广之军因得前。魏军来胁,帝坚壁不进。时王肃自攻城,一鼓而退,刘昶有疑心,帝因与书,间成其隙。一旦,有风从西北起,阵云随之来,当肃营,寻而风回云转,还向西北,帝曰:“此所谓归气,魏师遁矣。”令军中曰:“望麾而进,听鼓而动。”肃乃倾壁十万,阵于水北,帝扬麾鼓噪,响振山谷,敢死之士,执短兵先登,长戟翼之。城中见援至,因出军攻魏栅,魏军表里受敌,因大崩。肃、昶单骑走,斩获千计,流血绛野。得肃、昶巾箱中魏帝敕曰:“闻萧衍善用兵,勿与争锋,待吾至;若能禽此人,则江东吾有也。”以功封建阳县男。
《宋书·武帝纪》:
安帝隆安三年十一月,妖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晋朝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高祖参府军事。十二月,牢之至吴,而贼缘道屯结,牢之命高祖与数十人,觇贼远近。会遇贼至,众数千人,高祖便进与战。所将人多死,而战意方厉,手奋长刀,所杀伤甚众。牢之子敬宣疑高祖淹久,恐为贼所困,乃轻骑寻之。既而众骑并至,贼乃奔退,斩获千余人,推锋而进,平山阴,恩遁还入海。四年五月,恩复入会稽,杀卫将军谢琰。十一月,刘牢之复率众东征,恩退走。牢之屯上虞,使高祖戍句章城。句章城既卑小,战士不盈数百人。高祖常被坚执锐,为士卒先,每战辄摧锋陷阵,贼乃退还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