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首同所归》相关:隆安二年一场RP内战的乱弹

(2011-11-04 11:25: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汉魏六朝相关

综合:昨夜到今天上午,和若干亲友的吐槽。

特别声明:认真你就输了因为,作者是在认真地——基于靠谱的史实,推出不那么靠谱的结论!

 

据《晋书·安帝纪》:

 

(隆安)二年春三月,龙舟二灾。夏五月,兰汗弑慕容宝而自称大将军、昌黎王。秋七月,慕容宝子盛斩兰汗,僭称长乐王,摄天子位。兖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南蛮校尉杨佺期等举兵反。八月,江州刺史王愉奔于临川。丙子,宁朔将军邓启方及慕容德将慕容法战于管城,王师败绩。丙戌,慕容盛僭即皇帝位于黄龙。桓玄大败王师于白石。九月辛卯,加太傅、会稽王道子黄钺。遣征虏将军会稽王世子元显、前将军王、右将军谢琰讨桓玄等。己亥,破庾楷于牛渚。丙午,会稽王道子屯中堂,元显守石头。己酉,前将军王守北郊右将军谢琰备宣阳门。辅国将军刘牢之次新亭,使子敬宣击败恭,恭奔曲阿长塘湖,湖尉收送京师,斩之。于是遣太常殷茂喻仲堪及玄,玄等走于寻阳。

 

OK,这里面有两个亮点。我用了不同颜色表示:西府系的蓝军,北府系的红军。

——理由:熟悉某牧的朋友,都知道那句重复多次的吐槽:铁血五毛谢望蔡,资深带路王东亭。

 

首先看建康北线白石垒的防御体系。需要注意,殷仲堪桓玄联手的西府军,之前写《白首同所归》,暗示过,说是王朝之矛。这支部队,相当程度上,是王澄王敦的老底,经过圆规和桓总的重新整编。但是一直到萧衍为止,西府军打下游往往是最给力的。所以有句笑话,西府军最适合的用处是啥?造反。(!)

而王珣在桓温挂掉的时候,是桓冲的中军长史。这家伙于公于私都是西府系。由本纪原文可看出,王珣出镇北郊之后,北线无战事。作者私心非常怀疑,是他对桓玄所部,有过抚喻之类,效果也不错。

 

但是——各位不要忘了,作者间或客串本命黑。(!!)

欢脱的北府还没说呢。

 

转眼到建康南线新亭垒-宣阳门一线。兖州是北府军的老营。该部队以流民帅联盟为主,最初的盟主是郗鉴,后来有郗家谢家诸人客串,荀羡短暂做过一阵,等等。到谢安谢玄的时代,才进行了彻底有效的正规化改编。若干亲友中对北府“整编黑涩会”的戏称(或爱称),由此而来。谢琰是不是北府将领出身,这大家心里更加有数。所以,隆安二年这场首都保卫,其实是西府磕西府系,北府撞北府系。

刘牢之临阵倒向政府军(确实是政府军,当时文献称“台军”,尚书台或言台城派遣之部队,一字字对译都还是“政府军”),给谢琰方是不少助力。

 

但蟹粉亲友的脑补梗是这样的(我觉得现代的螃蟹都想不出来……):

 

那场仗的真相是:琰叔潇洒帅气滴登上宣阳门→吹了一声口哨(哦不,一声清啸)→刘牢之父子及其所部,本能滴敲锅打盆滴鼓噪→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以后,王恭所部北府上下,欢声沸腾……

于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于是流血漂杵杀戮千里,王恭人头高悬建康城。

 

瞬间把北线的狐狸比下去了有木有!!

再次出现“为老大的颜而战”了有木有!!!

 

赢得太爽利了,让人不得不多想……就算真是被琰叔帅死的话,王兖州也当无憾矣。以上。

 

要说这种事有没有可能性?有。《晋书·陈敏传》:

 

敏率万余人将与卓战,未获济,荣以白羽扇麾之,敏众溃散。敏单骑东奔至江乘,为义兵所斩,母及妻子皆伏诛,于是会稽诸郡并杀敏诸弟无遗焉。


 

顾荣倜傥至此,谢琰……不成?凭啥啊。【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