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箔上桑》相关:援琴鸣弦发清商

(2011-09-19 15:03: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汉魏六朝相关

【王肃夫妇相关】

 

《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

 

肃在江南之日,聘谢氏女为妻。及至京师,复尚公主。其后谢氏入道为尼,亦来奔肃。见肃尚主,谢作五言诗以赠之。其诗曰:“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公主代肃答谢云:“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肃甚有愧谢之色,遂造正觉寺以憩之。

 

牧曾与一二好友吐槽。“何能衲故时”,有趁韵之嫌。“得……去”句式,直接从夫人原作讨来。公主汉语八级未必高分过,答得很生硬。况其以“针”对“蚕”,也属应对失分。

今日意外觉察,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九【清商曲辞】类下,收有《作蚕丝》四章:

 

【作蚕丝】(四曲)

柔桑感阳风,阿娜婴兰妇。垂条付绿叶,委体看女手。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绩蚕初成茧,相思条女密。投身汤水中,贵得共成匹。

素丝非常质,屈折成绮罗。敢辞机杼劳,但恐花色多。

 

(○《乐府诗集》四十九。又《玉台新咏》十引第二曲,作《蚕丝歌》。《诗纪》四十二。)

 

此处须注意有二:

 

1)以上逯先生所引文献,年代最早的《玉台新咏》,仅收第二曲。

2)恰第二曲,与上引《洛阳伽蓝记》中,谢夫人所作《寄王肃诗》,可称步原韵,语气亦似句句作答。

 

案:逯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至《陈诗》方有《作蚕丝》或《蚕丝歌》,可见非乐府旧题。

 

又依《南齐书·东昏纪》:“高障之内,设部伍羽仪。复有数部,皆奏鼓吹羌胡伎,鼓角横吹。”《隋书·音乐志》:“后主嗣位,耽荒于酒,视朝之外,多在宴筵。尤重声乐,遣宫女习北方箫鼓,谓之《代北》,酒酣则奏之。”则知《玉台新咏》编纂时代,北朝诗歌谣曲等传入南朝,管道应该正常而畅通。

 

牧无意将《作蚕丝》之第二曲坐实为王肃所作,现有文献证据也不足。

但私心颇疑,此曲本事,或确从《洛阳伽蓝记》所记而出。

 

【以上学术颜,以下吐槽脸】

 

做学问不可以坐实,小说还是可以写的。从《作蚕丝》第二曲的语气,和谢夫人的寄诗,和王肃最终的结局,那种微妙的丝丝入扣的感觉……《箔上桑》近结尾处会用到。清商曲辞……是清商哦。阿肃,你好。

 

是所谓,锉骨黄尘亦无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