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存一条围脖

(2011-09-12 14:20:14)
标签:

转载

分类: 他山之石
最后四句……我忽然想起某个家伙的……等等那“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是不是这里化出来的……
原文地址:存一条围脖作者:北溟鱼

在宜家抱着相框刷围脖,忽然发现这条,当时觉得有很多话要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于是默默的转发,之后觉得还是要说,于是把目录编完稀里哗啦吐了一堆废话,写完再看又言不尽意。

等到写杂诗的时候再说吧,临诗涕零,不知所云。

@水天一色QIONG:家父搞工科的,从来不看文学书,也从来不谈政治,但是走的那天,突然问了一句:“台湾怎么样了”,半晌后,吟了一首曹丕的“烈烈北风凉,慢慢秋夜长”,当时病房很静,没有人说话,都在听他背,直到他再也不说话。有时候,生活远比艺术本身更有波澜。

=====

荀胖说比起那首更有名的秋风萧瑟天气凉更喜欢这首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我想是因为这首更安静,不是描述场面,是内心吧。所以很适合没有人说话的场合慢慢的背,不需要什么刻意的声调起伏,因为字里行间并没有燕歌行那样诘问的口气,哀怨的质问——何为淹留寄他方,尔独何辜限河梁,这种句子后来读其实是有点声嘶力竭的矫情的。

不 过写燕歌行的时候曹二才二十一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未识愁滋味,对恋爱和失恋反应过激一点,矫情一点也挺可爱的,不过没有杂诗里面那么多的言而未尽的意 味。等到写杂诗的时候,有说是经历魏太子之争的彷徨失意,陆侃如说是黄初六年最后伐吴未成,总之是人生真正的低谷。我倒是宁愿相信这首诗写在最后一次伐吴 的时候,再下一年曹二就死了。曹二不是暴毙,那时候身体状况大概也不太好,对于未来年寿的所限,应该是有预感的。父亲一辈子的志向,自己一辈子的志向终于 没有完成,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不会再有转圜的可能,对他来说真是个残忍的结局。

存 着人生如寄,生年不永的哀凉,又在潜意识里带着侥幸逃避着这种可能,所以言不尽意,只是辗转彷徨。或者要叹息的东西太多,所以索性不去说它,说点别的吧。 因而整首诗都像是躺在凉夜里的一个迷迷糊糊的梦,梦里有近在耳边的叹息,只是知道很深的忧郁,但没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办法开解,反而更加深了这样的忧郁, 如果像是燕歌行一样写过“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倒就一目了然,迷雾散尽了。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其 实这首诗最喜欢的是这一句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俯仰的姿态是把人融进自然里,无所不包,气局一下子扩大起来,但也是把孤独的人类与永恒不变的明月光清水波残忍的对比,对比出 短暂,孤独和渺小。这也是死亡的意思——无论如何,人的肉体总是要消散的,怨恨和不舍都没有用,只好带着孤独慢慢走向它。

至 于“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又是怀乡的主题,曹二怀乡的句子很多,大多想念他的美酒高殿,但也未必没在美酒高殿这些有点没出息的物质享受里得到一点担 惊受怕的飘忽彷徨的心灵的安顿,但是“欲济河无梁”,所以这回也许想念的故乡并不是他的美酒高殿而真的是那个感到安稳的心灵止泊的地方,但是没有,所以飞 不起来,渡不过去,只要生存就被困在尘世的烦恼里。他不相信得道成仙,他倒是相信文章可以不朽,但不朽并不意味着平静。他也不相信佛,所以放不下壮志未酬 的烦恼,回到谯县,回到邺城,回到洛阳,都救不了他。所以他没有解脱的办法,最后只好说向风长叹息。

为什么要向风叹息?

风是个挺常用的意向,他写过 “惟方今之疏绝,若惊风之吹尘”,曹四写过“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风在他们的诗里是个奇怪的东西,它有自由的意志,不受羁绊,还隐隐很强悍。但他所承担的都与风所拥有的背道而驰,不自由,不能随心所欲,必须要屈服于不永的年岁和多变的命运,不知道向风的叹息是不是一种表达羡慕的方式。

这 是一首可以细细的挖掘很多言不能尽的意思的诗,所以它那么适合死亡,很多的感触絮絮叨叨说出来,不平静、没有美感、甚至自己也说不清楚。那就不要去阐述, 而用一种诗化的语言去表达,对于那个将要离开的人满足了“表达”的欲望,至于听的人,听不听得懂其实没什么重要,重要的是聆听,或者是给将要离开的人一个 安静的氛围完整的表达而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