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青青陵上柏相关】此诗在《两世花》中的用例分析

(2011-04-23 15:41:35)
标签: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标题党一下……说不尽的古诗十九首啊……

让我们看看锦瑟大人怎么把《古诗十九首·之三》这一首无比正常的诗用得意外通神。【片段见文尾。】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气如松,心如石。另外这个格式可能也影响到左思。那个骂达官贵人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那么或是另有寄托了。桥段到此正是孙权暗逼陆逊起舞之时。理由是:孙权觉得自己的影夫人和陆逊有私情。这个私情,按YY小说通例,当然是有。(实际上我觉得按陆家家教这个……很扯……)而且,更重要的是,陆大人当时功高盖主了。我们,理所当然不管子虚乌有的穿越女主角,只看陆伯言。而君王迫将相起舞,按嵇康儿子嵇绍的讲法,是逼迫大臣作倡优之事,大臣有权拍案而起,至少要换一身衣服出来。他自己面对类似事件——八大司马二百五王爷之一:赵王司马伦,命令他弹琴——时,就是这么做的。可是你看伯言。经学世家的温柔敦厚,玄学名士的刚肠恣肆,果然不可能一样。无论孙吴用江东世族人物如何评价,陆伯言自己也是世族子弟,甚至可称世族掌门。然世族子弟中当有对自己位置清醒之人。占有了他人的机会,又没有法子发挥自己的力量。世族子弟有一大部分尸位素餐。伯言出将入相,勤于事功,大概实在不太能喜欢这样的景致吧。可惜无论出身世族还是寒门的有识之士,都为这些人掣肘。更要命的是,掣肘的还有帝王的猜疑。怎么不想想后来东晋的桓伊如何为安公抱不平。伯言身边没有这样的好朋友。】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还是他孙子那句:丰隆岂久响,华光但西隤。憋屈就憋屈了,如果能活得比对头长些,倒也还好。可是远行远行,行行重行行,行而不返是乱世人们最终大结局。“忽”如远行,这是什么“忽”呢?是“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的“忽”,还是“忽然如此”的“忽”呢?忽忽,忽忽。】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唱唱歌,也就是让自己感觉好一些,未必能在乱世养生保全。锦瑟大人的这个场景,刚好是孙权的宴会上。我不知道这时文中的伯言心里,忧谗畏讥之情竟有多少。席上大家交不交心,谁知道。】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于是只好驾着车,赶着劣马,到都城周围走走逛逛,当作游戏人生的方式。为什么,因为下面的那两句。】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叶嘉莹先生提示我们:“冠带自相索”,意思是,东都洛阳那些后汉真正的实权人士,他们自己勾来搭去,结成了一张关系网。不是那个圈子的人是挤不进去的。是,泼水不入。首都名流荟萃,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感情,周郎是不会有的。周郎本身就是孙氏政权圈子里的核心人物。但陆逊不是。陆家东吴时候是被拉拢但疏离的对象,两晋宋齐时候还是被拉拢且疏离的对象。他孙子说的: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事实上,恐怕到了中唐以后,四海为家日久,他们才会真正淡化掉那个“被又打又拉”的情结。所以周郎心境轻松挥洒自如,谈笑群英高歌剑锋烁,伯言的声音便只能由轻转沉。】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极言洛阳城贵人之多。越道冠带纷纭,越见斯人寂寞。】

 

两宫摇踵望,双阙百余尺。

【极言帝后两宫高峻。帝室煊赫,不曾想原是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如之奈何。】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乃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心里到底有什么悲哀和怆然的东西,在暗里催逼着自己呢?】

 

我曾经在某个朋友范围内说过,锦瑟大人用到的是这一首,而不是另外十八首,华丽丽一念封神。

现在,让我们回到锦瑟大人描述的那个年代,看一看完整的场面我赌一块钱,她大抵是无意而成就的):

 

孙权是知道的。

这几个字,反复在我心里回响了一夜。当我在半梦半醒之间,当我听见他呼吸的时候,当我挣脱他的手翻身向墙继续睡的时候,我心底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反复告诉自己:

孙权是知道的。

——可他平静老练如常。

 

第二天他很早就出去,安排庆功宴的事情。傍晚他找人下了传信来,要我也出席。

 

我穿了庄重的礼服前去。宽袍大袖,帽子尽可能低地扣下来,遮住脸,仿佛这样便能将自己隐藏于衣服中,让这个世界忽略我。

 

可我的担心似乎是多余了。他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般,大方地挽了我的手入席,大方地与将士同饮。宴会举办得很成功,欢声笑语不断。后来大家喝了很多酒,乱七八糟地坐着,吵吵闹闹但欢喜无比。新封侯的朱桓吵着要摸孙权的胡须,全琮和潘浚因为一些无聊事情在争吵,素来厚道的诸葛瑾竟然在搅浑水。我被人挤来挤去,竟然被挤到了陆逊身边。我想跟他说什么,又觉得有些尴尬,便拿了个酒壶为他倒酒。我这样做的时候,他就坐在那里默默看着我。不时有人跑上来向他敬酒,他就笑着和他们叙话。一切那么欢乐而无懈可击。

 

这个时候,孙权突然站起来,作了个手势,止住了一片喧闹。人们便纷纷回过头来看着他。

 

“尽不尽兴?”孙权问。

 

人们便喧闹起来,有人说十分尽兴,有人说还没呢,还有什么好玩的通通弄出来。孙权在一片喧闹声中,似笑非笑地又看过来一眼,然后将目光又投向众人,说:

 

“孤有个好主意。”

 

人们仍是闹哄哄地催他快点往下说。

 

孙权下巴一扬,目光如隼地看定了陆逊,一字一句地说:

 

“这么多年,孤还未见过伯言舞剑。”

 

停了停,他又看着我,说:“孤今天想要伯言舞剑给大家看。”

 

我正在倒酒,听到这话便是一惊,酒全倒在了案上。方才还醺然迷醉的人群,也瞬间安静下来。诸葛瑾脸微红,有些犹豫地说:

 

“陛下……这……恐不太妥……”

 

“有什么不妥?”孙权笑道,“今晚难道不是百无禁忌吗?”

 

诸葛瑾不再说话。而我不由放下了手中酒盏,想了一下,努力地装出笑容,对孙权说:

 

“伯言定然不会舞剑。不如要个会舞的人舞给大家看……嗯,譬如说,休穆就会……”

 

朱桓涨红了脸想要嘘我,孙权制止了他,仍笑着对我说:“你怎知道他不会?”

 

“陛下,”我仍坚持着,“今晚都喝成这样了,不如早些散——”

 

“你要扫大家的兴?”孙权笑容敛去,盯住我问。许是酒意的缘故,他看上去双眼发红。

 

“扫兴说不上,只是让伯言舞剑,陛下你——”

 

我正要说出下面的几个字,突然停住了。不仅停了嘴,连呼吸也停滞了。

 

垂于案下的手,突然间被另一只手捏紧了。那只手的主人就坐在我旁边,那个人正在看着孙权,那个人面容平静表情从容,那个人嘴角甚至有一丝温和的笑意,可那个人,在满堂宾客之前,在孙权隼般的目光下,用他的手,偷偷握住了我的手。这一握,握去了我所有愤懑的言辞。

 

“陛下,”他看着孙权,轻轻开口,“臣不敢,扫陛下兴。”

 

孙权大笑,笑了一阵,突然眼波一转,直视我说:

 

“难道你不想看伯言舞剑吗?”

 

我险些发作起来。然而那一只手始终有力地握住我的手,手心的温度透过手指一直传入我的心。我竟就这样,失去了所有的言语。

 

“陛下,”他仍是笑着,“陛下要听什么曲子?”

 

他的温和让孙权的凌厉也去了些。他有些不可思议般地看着陆逊,想了想,然后说道:

 

“君自择之。”【牧案:请盆友们注意人称代词。主君对臣下,如果是自家人的话,应该称“卿”。用“君”很客气,好像是敬称,但是感情上非常疏离。】

 

陆逊点点头。我回头看他一眼,这一看,正好与他目光相触。

 

他朝我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用力地在我手心一捏,松开了手,站起身来。

 

他拔出佩剑,他走到厅中,他微微地笑。他开口,他舞起手中剑。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声音由轻转沉,而我的心,却由沉转轻。

 

他真的是在唱歌,他真的是在舞剑,没有委屈,没有被迫。

 

我从未想过,这首诗唱成了歌会如此好听;也从未想过,要用怎样的勇气与包容,才能将刁难唱成了从容,尴尬唱成了音韵流转,前事后事唱成了云淡风清。

 

我安静地听着看着。激烈的心跳渐渐缓了,脸上因愤怒而起的潮红渐渐淡了,音乐轻了,灯光暗了,杯中的酒空了,整个世界不复存在,只有站在那里且吟且舞的他。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周瑜,我想起三十四岁在群英会上且唱且舞意气风发的他。倘若周瑜仍在这里,我要指着陆逊对他说:“你看吧,世人皆说他无法超越你,但这一刻,我觉得你不及他。”倘若周瑜听见我说这番话,他也不会不同意的吧。

 

那么多年过去了,命运于他,是多折的河流,明明是一直顺着河水流淌,可他的从容却让我不止一次感觉到,他一直不在其中。

 

音乐停了,人们哄然叫起好来。

 

孙权脸上的凌厉也去了,换上了一些柔和而略带歉疚的表情。他大步上前,用力捏住了陆逊的胳膊,许久没有说什么。

 

陆逊就站在那里微笑着看着他,这样的微笑让我也觉得自己方才的焦虑是多么的多余——也许那真的只是一次善意的邀请,而非其他。

 

宴会是怎样结束的,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到了后来,大家都醉了。孙权解下了自己身上披着的白狐裘,给陆逊披在了身上。那件白狐裘,一直是他的心爱之物。他也曾指着这白狐裘对我说过,世上并无纯白之狐,但是每一只狐身上,都会有一方纯白的皮。于是聪明的人将这些纯白的皮收集起来,精心缝制,便制成了这一件纯白无瑕的大氅。

 

那一件白狐裘,洁白胜雪,安静地倒影着一片明亮的光映入人们眼帘,只是不知,在这一袭雪白背后,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凝结了多少生命,多少班驳。

 

(《两世花·2》第二十七章《孙和之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