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赶上好天儿,上午在家收拾打扫,下午乘地铁到东四站出G口,手机导航寻至老舍纪念馆(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是个不大显眼的去处,位于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是老舍先生1950-1966年在京时的住所。丰富胡同狭窄而细长,从老舍故居出来,沿着胡同走了一道,很安静,统一的朱漆铁质大门大多紧闭,偶尔虚掩的门缝望去,院子简陋却说明有人居住。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现代小说家、剧作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师,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国立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讲学,1949年回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各类作品很多,其中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巨著。195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84年,老舍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 故居正门
http://s11/mw690/001L6SRHzy78NBOKrvY7a&690
2.
丰富胡同
http://s7/mw690/001L6SRHzy78NBQYIdge6&690
纪念馆是一座二进四合院,院门坐西朝东。经前院进二门,迎面是一座北京现在已少见的五彩小木影壁。绕过影壁,映入眼帘的是红门廊、灰瓦房和古铜色、半人多高的大鱼缸,还有树干挺拔枝桠疏落的柿子树。
3. 二门
http://s10/mw690/001L6SRHzy78NS5aalHe9&690
4.
老舍夫人胡絜青亲手写的“福”字,寄托着老舍一家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http://s12/mw690/001L6SRHzy78NSxRXOX2b&690
5.
丹柿小院(1953年春天老舍和胡絜青夫妇亲自栽下的两棵柿树。每逢深秋时节,红柿缀满枝头,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为此胡絜青美其名为“丹柿小院”。)
http://s4/mw690/001L6SRHzy78NSJkl3Rf3&690
6.
院中塑像
http://s2/mw690/001L6SRHzy78NT0RXlTf1&690
7. 鱼缸(老舍先生用来养鱼的鱼缸)
http://s5/mw690/001L6SRHzy78NU17f9ya4&690
展厅前言:一说到北京,总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门。人,该怎样活着,才不虚度年华?走进老舍的世界吧!
8.
老舍童年常和小姐姐在街门口大槐树下玩羊拐
http://s12/mw690/001L6SRHzy78NUw3nJN9b&690
1931年初,经好友介绍,老舍与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读书的胡絜青认识。两人同是满族人,又都爱好文学,志趣相投,遂于1931年4月订婚,暑假在北平结婚。之后胡絜青随老舍返回济南居住。
9.
婚书
http://s14/mw690/001L6SRHzy78NUOn7LT5d&690
10. 朋友所赠订婚银盾,结婚银盾、银杯
http://s6/mw690/001L6SRHzy78NV4srDD85&690
老舍先生三十年代辗转于济南、上海、青岛。《骆驼祥子》写于一九三六年。老舍先生谈及此事时曾说,这是“做职业写家的第一炮”,如果这一炮“不过火”,也许就要放弃写作了。想不到这一炮竟红到美国了。一九四五年,《骆驼祥子》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老舍到美国时,此书已成畅销书。但有一个意外,这个英译本把悲剧结局改为“快乐结局”——祥子和小福子都好命不死。这个结局固然合于美国读者的口味,却令老舍先生大为不快。
11. 《骆驼祥子》画传
http://s11/mw690/001L6SRHzy78NVItfx83a&690
12. 1961年夏赠臧克家字幅
http://s5/mw690/001L6SRHzy78NVMVvx2d4&690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老舍告别妻儿,投入抗日救国的洪流。抗战八年中,老舍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主持会务,对外代表“文协”,直到抗战胜利。
13. 《面子问题》手稿
http://s15/mw690/001L6SRHzy78NW3RV14ae&690
1946年2月,老舍和曹禺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老舍先生在旅美前后的四年时间里,以沦陷时期的北平为背景,创作了百万字小说《四世同堂》。应周总理邀请,1949年12月老舍回到北京,随后购置了东城区一处四合院(现故居) 。
14. 老舍在美国时所用万年台历,回京后放在书桌上又使用了许多年。
http://s2/mw690/001L6SRHzy78NWuJlpT11&690
15.
1987年丁聪作漫画《老舍演双簧》
http://s2/mw690/001L6SRHzy78NWV4Cg9f1&690
16.
老舍点题,齐白石作画
http://s11/mw690/001L6SRHzy78NX2DScOba&690
17.
齐白石《梨花》
http://s10/mw690/001L6SRHzy78NX5rjIJ79&690
18.
“老舍在花丛中”,叶浅予速写
http://s14/mw690/001L6SRHzy78NXcj5135d&690
19. 展厅
http://s14/mw690/001L6SRHzy78NXemySNdd&690
1966年8月24日清晨,年近古稀的老舍独自走出生活了十六年的丹柿小院,在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一天,入夜投湖……
1967年8月24日老舍逝世周年日,许林邨与吴幻荪为纪念老舍在太平湖畔秘密立碑。太平湖被填时此碑失踪,1994年照拓片复制一碑,存于老舍故居。
20. 太平湖老舍辞世处石碑
http://s5/mw690/001L6SRHzy78NXGQoaoc4&690
正房堂屋是一张老舍先生的巨幅照片。东套间是夫人胡絜青的卧室兼画室。老舍先生家最主要的装饰品是名人字画,客厅西面墙上挂着的《可染画牛》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赠品。
21. 正房堂屋
http://s9/mw690/001L6SRHzy78NXXtVMc38&690
22. 客厅
http://s2/mw690/001L6SRHzy78NYf37vr51&690
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卧室兼书房,老舍曾说这里是全院最安静的地方。室内陈列着一张硬木大理石面写字台,老舍先生就是坐在这儿创作了建国后的全部作品。写字台上有一枚齐白石为老舍篆刻的印章和一只冯玉祥将军赠给老舍的玉石印泥盒。桌上台历的日期停留在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这一天,老舍先生殁于太平湖……
23. 书房
http://s7/mw690/001L6SRHzy78NYz1svsf6&690
24.
卧室
http://s3/mw690/001L6SRHzy78NYzYu5kd2&690
25. 柿树
http://s10/mw690/001L6SRHzy78NYBpcJr79&690
Nicole
2017年2月11日摄于北京市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老舍纪念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