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桂桂
桂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80
  • 关注人气:5,8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种科学有效的教与学辅助工具——概念图

(2009-11-03 09:17:45)
标签:

教与学辅助工具

小学生

中学生

概念图

提纲

数学

思维导图

校园

分类: 桂妈有话说

    在桂桂的博文中多次出现了这样的图,如加减乘除的思考图 一种科学有效的教与学辅助工具——概念图

 

 

观察日记——辣椒中的提纲图一种科学有效的教与学辅助工具——概念图

 

 

加减乘除的思考图对于理解运算的意义很有帮助,我们知道,数学就是求数的学科,四种运算则更为明显,它们应用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加法是求多个数的和,减法则是求剩下的数,乘法是求多个相同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则是求平均分时数的多少,图中最外层位于四个角的分别是加法,减法,乘法及除法,沿着箭头方向则分别是各个运算所要计算的数,汇总入中间,则四种运算实际上都是在求数是多少。这些内容如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则显繁琐,有了这样的图解则浅显易懂了。

作文的提纲图,观察日记通常按总--总这样的顺序来写,把三个部分设计为三朵云,而各个部分具体的内容则直接是云下的雨滴,有多少内容就可以有多少雨滴,随心所欲,把所想写的内容雨滴画出来后,再思考描写的先后顺序,标以数字。不必按文字那样先写第一大点,再第一小点,等等,完全不受任何形式的局限。

这样的图形都可以称之为概念图或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策略。

原来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去探讨这方面的内容,是因为桂桂的教育问题才去注意的,当时由于桂桂还小,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而言,是不可能具有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的,所以并没有打算实施。查阅大量的资料之后决定先引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原也打算先做个试验吧,这样三、四年下来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它,使用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所以桂桂的教育方面虽然没有刻意去使用它,但在潜意识里不知不觉地在使用了。这段时间辅助她的作文,突然发现她独立使用概念图了,而且还很有创意!这就让我意识到,小学生也还是可以接受概念图的。也正好桂桂总激我,要我也写写博文。心想那就回忆一下她使用概念图的过程吧,也借此向能接受的各位亲们推广一下!

一次她从幼儿园回来,跟我说起老师今天讲到了水的用处,小朋友们说了好多好多呢,当时就有了一种想法,可以和她一起设计一个有趣的概念图。由于绘画水平极差,也由于当时电脑对桂桂来说还是很新奇的事物,就在电脑上和她一起画了,只当做一次游戏。把水的多种用处都设计在图中,并加上了相应的图形。只可惜电脑也换过了,家也搬了一次,现在都找不到了。

之后到了桂桂小学阶段,也还没有要求她使用概念图,但在辅导她学习的时候我很随意地使用她能看懂的图形来讲解。

如辅导她关于角的知识的时候使用了如下的概念图:

一种科学有效的教与学辅助工具——概念图

 

这样理解更容易、更清晰了。(这些图是在纸上边讲边画之后,再用电脑画的)

在老师布置查阅关于植物指点方向的资料时,也和她一起把资料整理为一个概念图:

一种科学有效的教与学辅助工具——概念图

 

所查阅到的资料一目了然地从图形上读出来,浅显易懂。

而对于语文的预习,对问题的讨论也采用了这样的形式:

 

 

一种科学有效的教与学辅助工具——概念图这是桂桂二年级学习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预习时老师要求提出一到两个问题,针对其中一个问题与她讨论,使用了的概念图。在讨论的时候并没有一步到位就设计成图中所显示的内容,而是在纸上先提出框图中的文字,然后分析,加上连线,加上连线上的文字,说明连线两边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电脑上再画出整齐美观的图。这已经是个思维过程的图形了。相对而言比前面的概念图要复杂,但在设计时完全根据她的想法一步一步信手画来的。所以她完全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二年级暑假,提出一些简单的主题试着让她自己设计,这就有了关于加减乘除的思考的概念图,这一知识点我与她一起讨论过,然后让她把自己的理解设计成概念图。整个图形的设计应该是她独立完全的,而且设计得很有特点,完全比在电脑上绘制的要好得多了。这让我非常欣喜。此时我还没有太在意。一直到近段时间设计作文的提纲,出现了好几个设计得非常好的图:前面所说的观察日记——辣椒中的雨滴图两会一节的作文虫蜜蜂飞进我们的教室的作文树等,这才引起我的注意,桂桂到了可以使用概念图的时候了。同时也有了向博友们推荐的信心。

下面就简单说说什么是概念图,概念图的好处吧。

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非常好的支持概念图的教学意义。通过概念图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概念图”来源于英文的“Concept Map”,“思维导图”来源于英文的“Mind Map”。由其中文名称我们也可以理解:概念图是概念的图形,而思维导图则是思维过程的图形,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但也有人认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称呼直接说明这是引导人们思维的图。”因此在应用上我们没必要拘泥于其名称及定义,适用自己使用,哪管它是概念图还是思维导图,怎么好用就怎么用!因此以后就称为概念图了。

概念图的基本构成是,概念、概念间的连接(连接词)及层级组成。连接表示了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层级是概念的展示方式。这些是它的主要元素,在小学生阶段注重的是提出概念,然后就确定简单的关系即可。

了解一下使用概念图的好处,我只把简单的理解写出来。

1)知识的总结与理解

如前面介绍的角的概念图,就针对一个问题,或一个概念,把相关的知识点汇总起来,并理解相互间的关系。在小学阶段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知识点,通常在不同阶段进行讲授,如角,二年级只简单介绍,三年级就要用到量角器了,往后还会有更深入的学习,因此,用关于角的概念图可以把所有相关的知识串接起来。再如关于加减乘除运算的思考图,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运算的实质,如果把自己的理解绘制成图,则说明孩子已经理解到位了。这些能力及使用概念图的习惯对于小学生高年级段、初中及高中的学习帮助则更大。而且正在概念图的使用已经很普及很成熟了,在很多的教辅书上都已经出现,但还是自己设计更有效。

2)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概念提出来后,如果能更进一步地确定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或把与主题概念相关的概念图也一起提出并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适用的范围,那么在碰到问题或做习题时,对题目涉及的相关信息就能引出一系列相关的知识,即可避免平时学生经常说“我做的时候怎么都想不起用这个公式,一听讲解,原来如此简单”的问题了。这也就是老师经常喜欢提的“第六感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完整的概念图不仅帮助学生学好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概念图有助于思考问题,开拓思维

讨论问题,可以有充分的空间让孩子想象,可以把所有能想到的都绘制出来,并没有任何的限制,天马行空。前面所提的“ 为什么小男孩不要妈妈买小汽车”便是如此。

还有就是前面所说的作文提纲图,这里再以秋游的提纲图来说说。

一种科学有效的教与学辅助工具——概念图

这是桂桂写星期五烧烤时和她一起讨论的提纲,先讨论想写什么,桂桂说写“我们烤的过程”和“吃饱了去拍照”,好,就先把这两点写出来,然后这两个部分又写什么呢,分别列在相应的图形下面,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有空地就写,反正都有条线条牵扯着它,跑不到哪去,而且内容也不必很完整,只要能提醒对这点想写的内容及应该注意的就可以了。最后才确定开头及结尾需要注意的地方。

 

感觉这样的提纲很容易就完成了,即使是孩子自己写也很容易,而且她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花样,设计出自己的特色来。开心又完成了任务。

简单谈今后的发展潜力:

在大学生中使用概念图,已经有三、四年的实践了,我这个学期的课程是三年级的专业课,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要求很高。结合概念图开展了研究性的教学,大概分几步走,一是利用概念图引导学生思考,按思维习惯及学习的要求,自然地引进新的概念,新的知识。二是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整体了解知识的结构。三是通过布置学生设计概念图测评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知识体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里介绍这些只为说明,概念图发展潜力很大,小到启发你的思维,只包括一点点的内容,大也可以到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一个知识点的知识结构。学习的知识越多,学习的层次越高,它的好处就越能显现出来。现在如果能养成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使用,就像我们使用电脑一样,想用时很自然地就拿起来了。它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没有也可以,但如果有了,效率就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就是想介绍给各位亲们的原因。

第一次写这样的文章,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包涵了,也希望各位亲们多讨论提出意见。

一种科学有效的教与学辅助工具——概念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