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不见一世思念

(2016-04-30 06:37:03)
十年不见一世思念
    谨以此文纪念离开我们十周年的父亲和师长刘恩启先生。
    十年不见,一世思念
    在我无声的忆念中,他依然是鲜活的,慈祥的,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学史与看戏
                                刘恩启
                             

      别看老夫生在冀中的穷乡僻壤,又只念了几年小学,可对于质朴动人的家乡戏还是从小就着了迷。而在评剧、大秧歌、河北梆子···诸色剧种中,为我情有独钟的,还是京剧。

我酷爱京剧,是从学史开始的。抗战前夕的小学,似乎二三年级就有了历史课。当时还是孩提的我,上历史课是当作历史故事来听的。稍长,不满足于“正史” 乏味,就去读课外读物中的“稗官野史”,小说演义,再后来,就不满足于只是“看”,而干脆自己也学着草台子戏班的表演进入角色,约来三五小戏迷如我者,演来活灵活现,如痴如醉。

进城以后,在戏园子里看了许多精彩纷呈的“大戏”,聆听了众多京剧艺术大师的精湛演唱,方知天外有天,由俗入雅,越看越有瘾,成了地地道道的京剧迷。有时看了戏,又不禁返过来考诸历史,与过去学得的历史知识相印证,考究某些历史人物故事的是非得失与来龙去脉,怡然自得,其乐无穷。如此由史入戏,由戏入史,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受益匪浅。

回顾既往,推己及人,我看老一辈不少的京剧迷大抵与我有着相似的经历与“成因”。而反观时下年轻一代京剧观众的后继乏人,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在于历史教学的薄弱和历史知识的贫乏。我的几个孩子,都是念到中学才算正儿八经学了点历史,也还是茫然无知如“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再冒说一句,如今即使念至大学,能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一部中国历代兴亡史讲述清楚者,怕也难有几人。不懂历史,看戏便看不出门道,如堕五里雾中,懵头转向,兴味索然。

“欲知大道,必先知识”。同理,欲兴京剧,亦须知史。而历史知识和京剧艺术的鉴赏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

                                              (写于1991818

 

十年不见一世思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