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费县知县黄丽中的四首留别诗

(2025-06-09 05:59:47)
标签:

费县知县

黄丽中

留别诗

分类: 费邑杂考

 

  费县知县黄丽中的四首留别诗

 

黄丽中,字锦江,江苏如皋人,监生,光绪七年署任费县知县。他在费县任职未满一年,当年年底奉调离任。临别之时,他写了四首七律诗,留赠费县士绅友人。

 

尘虑何曾扰素襟,蒙山祊水怯幽寻。

沟名玳瑁存题句,户叶弦歌相嗣音。

微雨斯须能润物,浮云变幻总无心。

一声归雁来天末,坐对晴窗发短吟。

 

悍俗初期渐就驯,台符忽促宰官身。

才除恶行延明月,又见寒梅占早春。

大地阳生风荡漾,蒙山雪霁石嶙峋。

萍踪遇合原无定,尊酒何时话夙因。

 

声声爆竹迭相催,消息欣传驿使梅。

海国风光重领略,山城景物转徘徊。

千仓余积方酬愿,一卷新编未了怀。

留待此间贤令尹,几多缺失补将来。

 

掓盏迎年柏叶香,落灯风里促行装。

莺声郤喜迁新木,鹈翼翻虞咏在梁。

幸得上林垂旧荫,好将薄植向初阳。

相知半载诸绅友,临别依依绪引长。

 

沟名玳瑁存题句”的后面,黄丽中自注一句话:“东乡玳瑁沟,唐杜工部有诗。”所谓“东乡”,是指费县的东部,具体所指的是探沂;所谓“杜工部”,即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探沂题诗。清代《康熙费县志》记载:“玳瑁沟:在探沂东里许。杜甫诗云‘夜来雨过黄花润,野水平流玳瑁沟’,即此。今尚有碑。”杜甫在探沂题写的这首诗已经散佚,仅存这两句残诗。

户叶弦歌相嗣音”的后面,黄丽中自注一句话:“昔之武城,今属费县。”武城,也称南武城,在费县西南部,今属平邑县郑城镇。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游(言偃)担任武城宰。有一次,孔子带领众位弟子到武城游学,和子游有过一番对话。《论语·阳货》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声声爆竹迭相催,消息欣传驿使梅”的后面,黄丽中自注一句话:“除夕得调海阳之信。”光绪七年除夕这一天,正是爆竹声声辞旧岁的日子,黄丽中忽然接到了上司发来的调令,让他前往位于胶东半岛的登州府海阳县(今山东省海阳市)担任知县。光绪四年,黄丽中曾在位于胶东半岛的栖霞县(今山东省栖霞市)担任知县,如今再次前往胶东半岛任职,故有海国风光重领略”之感慨。喝完过年酒,他就要辞别费县,前往海阳县任职去了。“山城景物转徘徊”,他对费县这座山城很有感情,几度徘徊,不忍离去。

千仓余积方酬愿,一卷新编未了怀”的后面,黄丽中自注一句话:“劝办积谷方成,捐修邑志伊始。”所谓“劝办积谷”,就是劝谕县内各村社修建粮仓,动员富户捐献粮食,存贮起来以备荒年。劝办积谷”是古代县官的应有之责。清代规定,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清代《光绪费县志·卷三·宦绩》记载:“舒化民,字自庵,江西靖安人,道光三年以举人知县事。大吏檄行义仓,他县视为具文,化民先自捐廉,籴谷二百五十石,分贮五处,以之为倡。延董事劝谕四十二社,得谷三千余石,成八仓。”黄丽中虽然任职不满一年,却已经在“劝办积谷”方面取得成效。所谓捐修邑志”,就是捐资修纂县志。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费县知县黄学勤修纂《费县志》,到光绪七年(1881年),已经过了192年,其间一直没能再修纂一部新的《费县志》。黄丽中担任费县知县之后,捐出自己的薪水,着手修纂《费县志》。可惜志书还没来得及修纂成书,他就被一纸调令,调离了费县。后来,光绪八年费县知县王洵、光绪二十年费县知县许绍俨,都曾有意修纂《费县志》,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完成。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李敬修署任费县知县,终于修纂出了一部新的《费县志》。

知县黄丽中在费县的政绩和德操,得到费县人的高度赞誉。费县廪监生卜广潞,作诗称赞黄丽中:德以柔人俗更驯,莱芜邑长是前身。”“廉吏由来姓字香,一囊书本是行装。”“此去料难停骥足,使君何日复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