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费三乐”
(2023-06-18 14:43:10)
标签:
韩诗外传君子有三费君子有三乐曾子子夏 |
分类: 读书札记 |
“三费三乐”
《韩诗外传•卷九》有曾子与子夏谈论“三费三乐”的记载:
子夏过曾子。曾子曰:“入食。”子夏曰:“不为公费乎?”曾子曰:“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子夏曰:“敢问三乐?”曾子曰:“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子夏问:“敢问三费?”曾子曰:“少而学,长而忘,此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负之,此二费也,久交友而中绝之,此三费也。”子夏曰:“善哉!谨身事一言,愈于终身之诵;而事一士,愈于治万民之功;夫人不可以不知也。吾尝蓾焉,吾田?岁不收,土莫不然,何况于人乎!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夫实之与实,如胶如漆;虚之与虚,如薄冰之见昼日。君子可不留意哉!”
子夏听说曾子来到卫国,特意专程从西河前来拜访曾子。两人相见甚欢,谈得十分投机。眼看到了用餐时间,曾子热情挽留子夏说:“请到里面吃饭吧(入食)。”
子夏知道老同学的窘境,调侃地说:“那不是让您破费了吗(不为公费乎)?”曾子正色回答说:“君子有三种浪费,吃饭不包括在内。君子有三种快乐,钟磬琴瑟的乐音不包括在内(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
子夏收敛笑容,很真诚地虚心请教说:“我冒昧地问一下,什么是君子的三种快乐(敢问三乐)?”
曾子回答说:“家里有父母可以敬服,上面有明君可以奉事,下有子女可以继承思想事业,这是第一种快乐(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父母能够接受善意的劝谏,君主能任凭臣下自由离去,子女能够虔诚听从谴责,这是第二种快乐(有亲可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主能给他以劝谕,有朋友能够相互帮助,这是第三种快乐(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
子夏很认同曾子的观点,又虚心请教说:“我再冒昧地问一下,对君子来说,这三种浪费是指什么呢(敢问三费)?”
曾子回答说:“少年时代废寝忘食学到的知识,成年后忘掉了,这是第一种浪费(少而学,长而忘,此一费也)。奉事君主有功劳却又轻易地背弃君主,这是第二种浪费(事君有功,而轻负之,此二费也)。 长期交往的朋友却中途绝交,这是第三种浪费(久交友而中绝之,此三费也)。”
子夏听了老同学的一番宏论,由衷赞叹说:“说得好啊!谨慎自身修养,努力奉行君子的一句话,胜过一生的诵读(善哉!谨身事一言,愈于终身之诵);谨慎自身修养,虔诚奉事一位德才兼备的饱学之士,胜过治理万民的功业(而事一士,愈于治万民之功),作为一个君子是不可以不晓得这个道理的(夫人不可以不知也)。我曾经种植过一种叫作蓾的植物,结果我的田地里一年什么收成也没有,土地都是这种样子,何况乎人呢(吾尝蓾焉,吾田期岁不收,土莫不然,何况于人乎)?以诚实的态度结交别人,即使身体离得很远但心灵是亲近的(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以虚假的态度结交别人,即使身体离得很近但心灵却是疏远的(与人以虚,虽戚必疏);以诚实的态度与诚实的人交往,就会如胶似漆那样亲密无间(夫实之与实,如胶如漆);以虚伪的态度与虚伪的人交往,就会像薄冰见到白天的太阳,顷刻之间就会化掉(虚之与虚,如薄冰之见昼日)。作为一个君子,难道可以不重视这些道理吗(君子可不留意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