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古城门名称释义
(2022-05-24 05:36:45)
标签:
费县老城望沂映文仰圣瞻蒙 |
分类: 费邑杂考 |
费县古城门名称释义
明清时期的费县老城,建有四座城门。
明代《万历沂州志·卷二·城池》记载:“费县:旧土城,周八里,不知创始。宋宣和间,县令张弃重修。国朝洪武初,因避兵,截其半,据北偏为城,周四里。成化五年,知县殷礼改砌以石,高一丈八尺,深一丈,阔一丈。门四,东曰望海,南曰达淮,西曰仰圣,北曰瞻蒙。嘉靖三十一年大水倾圮,知县赵守义重修,更建角楼四座,内周马道,外环濠池,郛郭重修,门关再整。”
清代《康熙费县志·卷之二·城池》记载:“旧土城,周八里,洪武初兵部截去南半,今城止四里。成化五年,知县殷礼重修,为石城,高丈八尺,创建城楼四门,各有名号刻石,东曰望沂,南曰映文,西曰仰圣,北曰瞻蒙。”
清代《光绪费县志·卷九·城池》记载:“成化五年,知县殷礼砌以石,建城楼四门,东曰望沂,南曰映文,西曰仰圣,北曰瞻蒙。”
从这些史料记载来看,费县老城原系版筑夯土墙,墙体上开有简易城门若干,但是没有正式命名。直到明代成化五年(1469年),知县殷礼把土墙改成了石墙,并新建了四座城楼,分别取了名字,镌刻在条石上,镶嵌在城门上方。
这四座城门的名字,清代《康熙费县志》、《光绪费县志》的记载完全一致,东门称作“望沂”,南门称作“映文”,西门称作“仰圣”,北门称作“瞻蒙”。
所谓“望沂”,即东面遥望沂河,遥望沂州城。
所谓“映文”,即南面映对文山(崇文山)。
所谓“仰圣”,即西面仰望圣城曲阜。
所谓“瞻蒙”,即北面瞻拜巍巍蒙山。
而明代《万历沂州志》所记载的费县城门名字,则略有不同,西门也是称作“仰圣”,北门也是称作“瞻蒙”,但是东门称作“望海”,南门称作“达淮”。
所谓“望海”,即东面遥望大海。《诗经·鲁颂·閟宫》有“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大海在沂河的东方,视距更为遥远,目光更为远大。
所谓“达淮”,即南面通达淮河。《诗经·鲁颂·閟宫》有“至于海邦,淮夷来同”,淮河干流在安徽、江苏,比费县城南的文山,距离超出了几百倍。
清代沂州进士王埙,曾经登临费县西门城楼,写有一首《仰圣门夜眺》诗:
银河如练挂城头,载酒扶筇一望收。
台耸人如天半倚,月侵身似镜中游。
千门灯火杂明灭,万缕烟霞行去留。
多少尘襟洗涤尽,始知王粲爱登楼。
民国年间,邑人刘锡卿写有一首《登费县东城门楼》诗:
地僻尘都净,楼高景最幽。
文山朝万古,祊水抱千秋。
虎气蟠天马,龙光射斗牛。
颜公碑尚在,遥望极勾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