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代于慎行《陋巷志序》注释

(2021-07-07 06:01:51)
标签:

颜回

颜氏家族

陋巷

分类: 费邑杂考

 

明代于慎行《陋巷志序》注释

      

【原文】

盖宣圣有志三代之英[1],而叹杞宋之无征[2]也。有家有国,欲以图芳传远,匪文献何踪焉。阙里肇域,素王素臣[3],亦神灵之统也。孔氏配乾象坤,万世为师,莫之与京[4]矣。曾之在鄪[5],至汉而播迁[6];孟之居邹,至宋而始著。绵绵瓜瓞,其详盖难言之,文献不足故也。赫哉邾颜[7]之裔,毓为兖国[8],是继圣师之号,庆流奕叶[9],世济其美,以至于今。谱其本支,如列眉也,可谓盛矣。夫文献足征如此,而图籍不陈,无以照示来远,不滋慨哉!

陋巷旧志,自正德初年成于学使陈公[10],采摭草创,尚有阙遗,历载相沿,莫之损益,览者惜焉。万历庚子,侍御关西杨公[11],行部至鲁,展礼庙庭,征诸翰博颜君胤祚[12],博采旧谱,列为条目,下记郡伯,预章陈侯,质之旧史,因其词事,稍加缘饰。司理长沙周侯摄篆[13],复加综校,以付梓人,有成书矣。尝溯道统之源,自尧舜汤文,至于宣圣,用集厥成。而颜子发其精蕴,以教万世,盖所谓见而知之者焉。参之乾象,则日之有明星;揆之坤仪,则嵩之有少室。天壤共敞,震跃无穷,岂直一邑一国之故。而二千馀祀之人文,以贤部使君公之谊,一旦表章而光大之。所谓待人而兴者与?侍御公彰纪贞猷,肃清东夏二郡伯[14],修常布惠,绥奠封圻[15],是皆大有造于鲁,而又铺陈圣迹,以示无垠,岂不超然高世之举哉!翰博君[16]克念厥绍,无忘述作,颜氏之泽益茂矣。周侯又尝有意重修阙里之籍,并及曾孟,勒为一书,其盛图也。颜志先成,除书至矣。后又缵其绪业,以垂鸿典,鲁其永有征于世哉。

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前经筵日讲、国史副总裁、鲁国末学于慎行顿首题。万历辛丑年孟夏八日。  

【作者简介】

于慎行(1545-1607),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今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人 。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元年(1573年)《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后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转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礼部尚书。后来朝中推出七位阁臣,于慎行为首,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谷山笔麈》(18卷)、《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0卷);编纂《兖州府志》。

【题解】

《陋巷志》是一部以颜氏家族历史为对象的专门志书,因始祖颜回所居“陋巷”而命名。古本《陋巷志》始修于明朝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全书八卷。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先后两次增订刊行于世。于慎行参与了万历二十九年的修订,并为《陋巷志》写了这篇序言。

【注释】

[1]三代之英:指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出自《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2]叹杞宋之无征:出自《论语·八佾》:“子曰: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3]素王素臣:指孔子、左丘明。孔子据鲁史修《春秋》,汉儒称之为素王。左丘明作《左传》,述孔子之道,阐明《春秋》之法,后人尊之为素臣。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说:“说者以为仲尼自卫反鲁,修《春秋》,立素王,丘明为素臣。”

[4]莫之与京:成语,高大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莫,没有什么,没有谁。京,高,大。

[5]曾之在鄪:曾子住在鄪国。《说苑》有“鲁人攻鄪,曾子辞于鄪君”。鄪国,也作费国、费邑,即今山东费县。

[6]至汉而播迁:到了汉代,曾子的思想学说才广为传播。

[7]邾颜:即邾颜公,曹姓,名颜,字夷父(一作夷甫),西周时期邾国第七代君主,死后谥号“武”,故又称邾武公。《公羊传》称其为“颜公”,颜氏后人尊其为远祖。唐代颜真卿《颜君庙碑铭》说:“系我宗,邾颜公。子封郳,鲁附庸。”

[8]毓为兖国:培养造就了复圣颜回。颜回被唐玄宗尊为兖公,宋真宗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尊为兖国复圣公。毓,产生,养育。

[9]庆流奕叶:福泽佑及子孙,累世不衰。

[10]学使陈公:陈镐,明代浙江会稽人。曾任山东按察副使提督学校。

[11]侍御关西杨公:杨光训,明代陕西关西人。曾以监察御史身份巡按山东。

[12]翰博颜君胤祚:颜胤祚,字永锡,万历十七年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翰博”是翰林院五经博士的简称。

[13]司理长沙周侯摄篆:兖州府推事长沙人周先生代理知府。司理,司理参军的简称,明代用为对推事的别称。摄篆,指代理官职,掌其印信。因印信刻以篆文,故名。

[14]肃清东夏二郡伯:肃清,整顿,清除。东夏,指东州、夏州。东州故城在今辽宁省抚顺县,夏州故城在今陕西省靖边县。郡伯,爵名。明代也称知府为郡伯。

[15]修常布惠,绥奠封圻:整治伦常,施行仁惠,安抚人心,稳固疆土。

[16]翰博君:指颜胤祚。明代朝廷尊崇儒教,为颜氏、孟氏、曾氏、仲氏、端木氏、东野氏、闵氏、言氏、卜氏、冉伯牛氏、冉仲弓氏、颛孙氏、有氏设立翰林院五经博士,分别主管奉祀颜回、孟轲、曾参、仲由、端木赐、周公、闵损、言偃、卜商、冉耕、冉雍、颛孙师、有若。十三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简称“翰博”,均为正八品京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