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海有个好去处---“南湾”

(2014-11-27 10:04:54)
标签:

广西北海

南湾

渔村

海枯石烂

分类: 人在旅途

 

 

      北海有个好去处---“南湾”

 

 

 

    冬天去广西北海,气温太低,虽然有美丽的海滩“银滩”,也无法下海。坐船去涠洲岛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也太冷。其他如“北海老街”、城徽“南珠魂”,都没有什么看头,点到为止即可。不过,也不要太失望。在北海市西南部的海边,有一个叫“南湾”的小渔村,看了之后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南湾(当地人把“湾”写成“万”,简化字里没有这个字,繁体字里倒是有个“澫”字),有直径1.5公里的半圆形港湾,是一处非常理想的避风港,也是一处尚未深度开发的旅游景区。

在景区入口处的墙壁上,有一篇手写的景点介绍文字南湾——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村庄》。仔细看一看,可以对南湾有个大致的了解。

据这段文字介绍,明朝洪武年间,南湾就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它面临碧波荡漾的北部湾,背靠巍峨苍翠的冠头岭,构成了天然的避风屏障,十分方便船舶往来舟楫去回,停泊安全寄定稳固,遂使五湖的商旅云集,物资集散,商品交换,形成集市。合浦及周围地区开往东南亚的商船,大多数是从南湾起航。明朝军队在冠头岭驻扎,在南湾建有炮台,现仍有炮台遗址。民间有“先有南湾,后有北海”的说法。

后来,南湾的水位下降,海上运输日渐减少,南湾的商业地位每况愈下。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实行“迁界”政策,强迫居住在海边的居民迁往内地。南湾成为搬迁重点,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百业凋零。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农历八月初三,此处发生海啸,民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是,仍有许多吃苦耐劳的南湾人,坚持不屈不挠地在这里居住。

20世纪20年代,南湾本地人士黄元炤担任北海大队长,掌管军政大权,他开辟了通往南湾的公路,兴办了北海第一家乡村小学“南湾小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北海市的教育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战舰经常游弋在南湾海面,并炮击村庄,造成多人死伤。驻军和村民在冠头岭、大园角等4处修建了炮台和碉堡,严阵以待。

南湾拥有漫长的滩涂,水质优良,适合海水养殖,1958年12月19日,我国第一颗海水珍珠在南湾养殖成功。

 

南湾景区内,除了“中国南珠”雕塑,还有“三婆庙”、“大王庙”等景点。所谓“三婆”,好像就是“妈祖”,可以保佑渔民出海安全。

还有一处景点,叫作“海枯石烂”。它原来是海滩上一块巨大的礁石,退潮的时候全部显露,上潮的时候就淹没了一半,任凭海水冲刷几千年几万年,依然屹立在那里。这个礁石,给恋爱中的人们以无限的憧憬,于是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朝拜。当地村民看到了这个商机,在礁石下面用水泥浇筑了一个庞大的海龟,让海龟驮着“海枯石烂”礁石。有了这个大海龟,就开始收门票了。门票不贵,每人3元钱,还赠送一条吉祥的红丝带,可以拴在石头上或者海龟上。

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水,银白的沙滩,奇特的礁石,如此瑰丽的景色无疑是恋人们演绎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爱情最完美的地方。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婚纱摄影基地。

看了南湾的“海枯石烂”,就不用去三亚看“天涯海角”了。

 

北海有个好去处---“南湾”

北海有个好去处---“南湾”

北海有个好去处---“南湾”

北海有个好去处---“南湾”

北海有个好去处---“南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