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临县现代民俗婚礼

(2013-05-20 00:02:00)
标签:

凤凰网

媳妇

二哥

路口

众人

分类: 忆.婚庆.嫁娶.庆典.

山西临县现代民俗婚礼http://res.city.ifeng.com//upload/images/2012/1011/070905/9_303343_6b582bfe86104af04ef60bfcbb09a93b.jpg

图为新郎的家人全部穿上喜庆的服装,公公婆婆和叔叔、婶婶等在村门口。卫波 摄

 

   在晋西北的黄河边上,与陕北榆林市隔河相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颇具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意义的民俗文化特色。临县人在婚嫁风俗方面,一直沿革了黄河文化习俗,至今不衰。

    古代汉人婚礼程序讲究“六礼”。即:纳采(提亲)、问名(问对方生辰八字)、纳吉(定亲)、纳征(送彩礼)、请期(确定婚期后先告知女方,征得同意)、亲迎(娶媳妇)。因地域差别,各地又大有不同,但实质大同小异。在碛口一带,自古流传下来大致有七个程序:提亲、相亲、定亲、送彩礼、娶亲、成亲、拜亲。一大早,人们吃过饭准备迎亲。一些仪式过后,新郎披红挂绿去迎接新娘。娶亲回来后,村里看热闹的乡亲们已经将路口围了个水泄不通。新郎新娘先回家进行祭拜仪式,然后回到村口,在亲戚朋友的簇拥下要绕着村子走一圈。村里看热闹的人们前推后拥地将新郎的父亲拉到人群里,让他背新媳妇。新媳妇不干,周围的后生们硬是将新媳妇抬起来放在老公公的背上。新郎的哥哥也被人们拉了进来,在众人的起哄下抱起新媳妇。老公公戴的帽子上写着“炒面神”,是表示对一对新人未来生活的支持。胸前用红绳挂着个碗口大的纸盒,里面放的是炒面,脸上擦了不少白面。婆婆穿着喜庆的衣服,走在人群里和亲戚朋友一起舞起伞头秧歌,众亲朋好友在领队的响工的指挥下舞者秧歌簇拥着一对新人,好不热闹,一队人就这么一路热闹地向新郎的家里走去。

   下午三点开始吃喜饭,由于地方小人多,这种流水席要吃好几拨。姨姨、姑姑、舅舅等直近亲属还有响工组成乐队的师傅们当晚都住了下来,参加了第二天上午的新婚夫妇拜天地、认大小仪式。晚上,有“二人台”小戏,直唱到晚上11点,村里的人才散去。结婚的第二天上午,新娘新郎开始拜天地,认父母。

 

http://res.city.ifeng.com//upload/images/2012/1011/070905/9_303343_4b4310969786dc77794eb730b01bf794.jpg

图为公公办成“炒面神”背媳妇。卫波摄

 

http://res.city.ifeng.com//upload/images/2012/1011/070905/9_303343_babec2ce827a5207ffd08c980be13788.jpg

图为在村里众人的取闹中,让新郎的二哥抱起了新娘。卫波 摄

 

 

图为新郎把新娘背回了家中。卫波摄

 http://res.city.ifeng.com//upload/images/2012/1011/070905/9_303343_0aa31d941d2d2407738263ee64089949.jpg

http://res.city.ifeng.com//upload/images/2012/1011/070905/9_303343_f3deea284ff5366c204777f1578df2fd.jpg

图为新郎把新娘迎娶到到家中,进行拜天地仪式。卫波 摄 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

 

                               2012年10月11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凤凰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