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啦》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2011-07-24 16:06:56)
标签:
评课稿杂谈 |
4月22日,听了双桥小学苏净老师做的《下雨啦》一节课,听后感受颇深,现就对本节课的设计作自身理解上的解读。(不加黑部分为苏净的设计,加黑部分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一、
1、师播放下雨的声音,学生猜想什么声音。
(情境导入,以声入境,用猜想促趣,并导入课题,构思奇巧。)
2、师板书课题,并指导书空“雨” 中的四个点。
(课标指出:第一学段要“掌握汉字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教师根据学生想象雨点的样子,指导“雨”字四点的写法,从而触类于雨字头的四点写法教学。这样学生想其形而写字,学习起来不枯燥。)
3、生读课题。
(放声读三遍课题,以饱满的情绪进入文本,学生头脑中能够带着下雨时各自的生活情境引入新学习。)
二、初读课文,走入雨的世界
1、生自读课文。
(低年级也要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
2、检查课文、句子、词语、生字认读情况。
(检查读课文以一条龙的形成,能够照顾学生的全体;重点句子,特别是长句的检查,有助于学生读书的流利性;检查词语时,教师分三组出示:第一组“蚂蚁
三、品读课文,感受雨之美,体会雨中趣。
1、品读1、2自然段,了解雨前天气和小动物的变化。重点理解“掠、跳、交头接耳”。
2、品读3、4自然段,感受雨之美和乐。
(1)、生自读3、4自然段。
(低年级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要有长期性。)
(2)、整体感知雨中的景色美。
(语文要注重由整体——部分——整体的感知脉络,这算是先整体吧。)
(3)学生默读3、4段,画出觉得最美的句子。
(低年级课标要求“学习默读”,就得有默读的环节,这出现了。低年级课标要求:阅读中,要向往美好的情境……这里要求画觉得最美的句子,是符合二年级的认知规律的,也符合本篇内容的教学。)
(4)小组交流。
(语文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讲读课,合作时间不能超过8分钟,这里小组之间说说自己的画法,有助于在全班上顺利交流,还能加强二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
(5)全班交流。
A、“不一会,滴答、滴答…… 逗得池水笑起朵朵花。”
(1)师引导感悟,体会小雨点的可爱、调皮,以及雨中声音和池水的美。
播放课件,理解句意,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感悟朗读。
(这里的拟人句理解起来不十分容易,教师通过课件,让学生观察落雨的情况,教师以儿童语言说:“小雨点和我们开玩笑,满池的水都开满了花。”这句话很关键,渗透着修辞的模糊性教学,然后教师让学生读出可爱与调皮。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雨点的可爱与调皮,读得十分到位,然后教师又给以范读上的助力,可谓水道渠成。)
(2)模仿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小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
播放课件,学生模仿句式说话。
(语文教学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这句拟人句,表现手段鲜明,因此教师没有就读出感情而结束,配以三个图片,即分别落在花瓣上、树叶上、荷叶上,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模仿说句子,有的说像不珍珠,有的说像跳蹦蹦床,有的说像珠帘等,这样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语文的工具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B、“抬头看天,小雨点连成一条条银线,被风一吹歪歪斜斜,像喝醉了酒,又像在跳舞。”
师引导感悟,体会银线的美和小雨点的快乐。
(这个句子不好理解,教师及时点拨,让学生体会雨被风吹时的情态,然后读出小雨点的快乐。低年级不能“面面句全”,只能抓住一两个重点句就可以了。)
C、“不一会,哗啦、哗啦……变成小溪,在地上流淌着。”
师引导理解小雨点汇集成小溪的过程,体会小雨点的快乐。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想像下雨时汇集成小溪的情景,让语文更具生活化。)
D、“它冲干净了石阶,洗干净了操场,那一条条的柏油马路,变得溜光发亮。”
师引导感悟,体会雨中的石阶、操场、柏油马路的干净、漂亮。
(教师让学生想像校园的台阶、大操场、马路下雨后的情景,“冲干净”这自然理解了。)
3、趣读第五自然段,感受雨中趣。
(趣读一词用得有趣味。)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有针对性,起范读作用。)
(2 )体会雨中孩子的快乐。
(有了快乐才有说话的动机。)
(3)想像(……),孩子们还有怎么跑着玩的。
(低年级重点学习句号、问号、感叹号的表达,但省略号在这时处理,也不是没有道理,目的是为了下面孩子的造句。)
(4)结合自己的雨中玩耍的情景,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现在的语文教学有时过于强调人文性,实际上工具性在低年级更应该重视一些,因此让学生造排比句是为了让文章的内涵更深化一些,当然孩子大多只能说一句,说两三句的困难很大,那无所谓,把孩子说过的句子让别的学生学说连成排比句式就已经很不错了。)
(三)师总结全文,再次体会雨中美,雨之趣。
(整体---部分---整体,这是在回归整体。)
(四)作业
1、在“采蜜集”中记录我喜欢的句子。
(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言文素养,与阅读开始找喜欢的句子相呼应。)
2、在“小笔头”中记下雨带给我的快乐。
(重视写的练习,与讲读内容相呼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