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调研报告

(2010-12-23 00:25:4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科研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调研报告 

                       平泉县平泉镇红山嘴中心小学:于凌儒 

     [摘要]本报告以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具体就读题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预习复习习惯、听课、回答、思维习惯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这几个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表明当前小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有待养成。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习惯   调查分析  

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坏的学习习惯总在无意识地机械重复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靠有意识地一次次自觉练习而巩固。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不断培养,良好习惯就会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而长久地固定下来。      

一、调查目的  

   1、改变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   2、探索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培养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内容  

1、调查对象:三至六年级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法。  

3、调查内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调查问卷。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课前预习习惯表现调查数据统计: 附表1-1           

上新课前,你(    )  

年级  

主动预习  

从不主动预习  

有时会预习  

三到六年级学生  

28  

1556%  

65  

3611%  

87 

4833%  

从附表1—1可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有时会预习,但欠主动性。主动预习的学生非常少,大多数学生偶尔预习。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课堂上听讲的效率,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据调查,绝大多数的小学生没有课前预习新课的习惯,教师也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的习惯,新课上完了,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上课,是不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困难在哪里,带着问题上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新课的习惯。

2、课后复习习惯表现调查数据统计:   附表1-2    

你认为课后复习(    )  

年级  

有必要  

没必要  

无所谓  

三到六年级学生  

67  

3722%  

65  

3611%  

48 

2667%  

从附表1-2中可看出:学生对课后复习的意义作用还不明确,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除了预习外还要注意及时复习,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所以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及时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复习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才会提高学习效率。 

3、上课听讲习惯表现调查数据统计  附表13

上数学课时,你(    )  

年级  

经常走神  

边听边思考  

   只听不思考  

三至六年级学生  

68 

3778%  

32  

1778%  

80  

4444%  

从附表13可看出:学生不注意听讲的占3778%,不会听讲的占大多数,边听边思考的会听讲的只占三分之一。《中小学生常规》要求学生上课听课时,要专心致志听讲,带着问题思考,可是大多数学生不会听讲,学习还只停留在思维的表层,学生接纳新知的效率不高,对信息的理解不够深入,以致影响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应该边听边思考,这样才能更能深入地学习,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

4、善于回答问题调查数据统计     附表1-4   

上数学课时,你(    )  

年级  

不经常回答问题

经常回答问题  

  几乎不回答问题  

三至六年级学生  

75 

4167%  

45  

25%  

60 

3333%  

附表1-4 中可看出:学生上课时不爱回答问题和几乎不回答问题的占多数,这说明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于是课堂效益就会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培养学生让他们想说,敢说是培养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研究核心。

                   5、审题习惯数据统计     附表1-5 

你在审题时,能做到不读破句,不添字漏字吗?(    )  

年级  

都能做到  

基本能做到   

    做不到  

三至六年级学生  

52 

2889%  

101  

5611%  

62 

3444%  

从附表1-5可看出: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审题,既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学习习惯。其实我们老师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学生没有掌握好审题的技巧和方法。不少同学在审题这一关容易出问题,不是漏看,就是错看,或没能理解题目的真实含义就下笔,往往一看就做,一做就错。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6、读题习惯数据统计   附表1-6

做应用题时,你一般读题读题(   )  

年级  

12

23遍 

 3遍以上  

三至六年级学生  

85 

4722%  

59  

3278%  

36  

20%  

从附表1-6可看出:学生读题并没有完全认真地去分析、理解,所以读题能力有待提高。读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读明白,看仔细,想清楚,画具体。

                   7、书写习惯数据统计 附表1-7          

数学考试或作业时,你是否注重卷面的工整(   )  

年级  

非常注重  

比较注重  

无所谓  

三至六年级学生  

32  

1778%  

76  

4222%  

72  

40%  

从附表1—7可看出:有40%的学生认为卷面工整无所谓,导致的后果将是:字迹潦草,书写速度也相对加快,于是思考问题不全面,笔误也会增加。长此以往,学生养成粗心的习惯,错误率就会增加,从而导致数学成绩下降。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第一,学生和教师普遍重视语文学习中汉字的端正书写,而对于数学中数字的书写虽有提醒但要求并不严格,很少像汉字一样进行专门的训练。第二,教师在批改时,只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的正误。至于字迹的端正则只在做课堂作业时,提醒一番。第三,中低年级学生的自觉性不高,没有教师经常的督促,他们便会渐渐忽视,导致作业潦草。  

 8 改错习惯调查统计    附表1-8 

对数学作业中的错题(   )  

年级  

主动及时改错  

改错不及时 

无所谓  

三至六年级学生  

75  

4167%  

59

3278%  

46 

2556%  

此附表1-8可看出:学生主动及时改错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改错的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把完成作业当作向老师“交差”,表现在对作业只看批语和分数,不检查错误的原因,更谈不上纠正;有些较好的学生,也往往是就错改错,而不去深纠错误的原因。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不愿独立思考,不会自我检查,得过且过的坏毛病。培养学生良好的改错习惯,恰好能填补学生作业中“改”的空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练、自查、自改的学习能力。应该让从“知错”到“认错”,再到 “改错”。让学生在认错的基础上,把错题再做一遍。

                        9 思维习惯数据统计  

                       (一)喜欢做的题型数据统计    附表1-9

做数学题时,你最喜欢做(    )  

年级  

计算题  

作图题   

应用题  

三至六年级学生  

85  

4611%  

43 

2389%  

54  

30%  

                      二)动手动脑训练方式数据统计 附表1-10

你平时主要用什么方式训练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   )  

年级  

数学作业   

益智类游戏   

 奥数等专题训练  

三至六年级学生  

78  

4333%  

78  

4333%  

24 

1333%  

从附表1-91-10可看出:学生对基础性的的计算以及一般性的作业还是比较好把握,对实际应用及开发思维的动脑训练还不好把握。当然不同年级学生装的思维水平还是不同的,应该是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人类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是一次飞跃。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不是很容易的。这是因为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思维活动的直观形象性是很突出的,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形成概念、理解教材、进行判断推理也常常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帮助小学生掌握大量内容丰富、印象深刻、生动而准确的感性知识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  

 

(附:调查问卷)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为了你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我们特制定了这份问卷。问卷内容将作为老师改进工作的依据,问卷不会影响老师对你们的评价。请你们如实填写。(在括号内填入满意的选项)  

                             第一部分  

1.上新课前,你(     )  

A.总是主动预习             B. 从不主动预习             C.有时会预习  

2.你认为课后复习(    )  

A.有必要                   B.不必要                     C.无所谓

第二部分

1.上数学课时,你(  

A.经常走神     B.边听边思考     C.只听不思考

2.上数学课时,你(  

A.不经常回答问题    B.经常回答问题    C.几乎不回答问题

                      第三部分  

1.你在审题时,能做到不读破句,不添字漏字吗?(    )  

A.都能做到                   B.基本能做到            C.做不到  

2.做应用题时,你一般读题(    )  

A.1-2遍                  B.2-3遍                 C.3遍以上  

                           第四部分  

1.数学考试或作业时,你是否注重卷面的工整(   )  

A.非常注重                  B.比较注重                C.无所谓  

2对数学作业中的错题,你(   )  

A.主动、及时改错            B.改错不及时               C.有时不改错  

                           第五部分  

1.做数学题时,你最喜欢做(    )  

A.计算题                 B.作图题             C.应用题  

2.你平时主要用什么方式训练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   )  

A.数学作业                  B.益智类游戏               C.奥数等专题训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追香
后一篇:冬日山坡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