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旧文:从上海各区一模作文题看“二选一”价值观作文题(转载、引用请务必注明作者,谢谢!)

(2015-12-15 21:27:39)
标签:

谢植宣

作文

分类: 发表文章

http://s10/mw690/001L5zAvgy6XNydebIBd9&690

“小我或大我”:二选一,左右不为难

                         ——从上海各区一模作文题看“二选一”价值观作文题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  谢植宣

   导语:作为高考改革的前沿,上海的高考试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就语文学科来说,其作文命题颇具特色,某种程度上也引领着一时之风气,如在作文的选材上,近几年特别关注对比型的材料,2011年关于“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的思考,哲理思辨的色彩非常浓厚,而2013年关于“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的对比思考,其实依然延续着这样的命题风格。而这样的命题风格又不仅仅限于上海,如2013年湖南卷关于“我愿意”的两种生活状态的对比,2013年安徽卷关于“为什么会这样?”和“为什么不能这样的思考?”,均属需要一定的哲理思辨能力的对比型题目,所以,就2014年高考而言,对于此类作文题型,需要予以重视。

阅卷者说

从命题的特点来看,对比型的作文试题往往选取相异的行为、名言警句作为命题材料,提供两个看似完全相反的对立面引导考生展开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往往不是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对某种现象、主题的多元解读。应该说,这样的命题是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一个折射,社会存在本身就不是一个一元的单面体,而是错综复杂的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比型的作文应运而生。此类作文在审题立意上犹重哲理思辨能力的考查,下面我们一起将此类作文的立意方法作一梳理:

1、二选一,合理阐释。对于对比型的作文,题目往往会提供两个相反的观点供考生选取,因此在立意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任选其一即可,但是在行文中需对所选取的角度作具体而合理的阐释,要把看似抽象的概念、理论具体为对某个事例、现象的理解,也就是化抽象为具体。

2、角度无优劣,立意有深浅。对比型的作文,所提供的角度往往不存在优劣之分,命题者仅是呈现了对某个话题、现象、问题的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立意来看,是给考生留下很大的空间,但是考生要注意的是,尽管角度无优劣,但立意往往是深浅之分的。同一个角度,有的考生仅仅停留在现象本身,而有的考生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有的考生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呈现上,而有的考生能探求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其实就是立意深浅的分水岭。如2011年上海卷不管是选取“一切都会过去”的角度还是“一切都不会过去”的角度,立意的关键点均在对为什么的追问,而不是仅仅呈现“一切都会过去”或者“一切都不会过去的”事例。

3、体现时代价值,彰显时代精神。一道优秀的作文题总是折射现实、反映时代,对比型的题目也不例外。因而面对不同角度的选择,从立意上看尽管任意一个角度皆可,但是总有一个角度会体现时代价值,彰显时代精神,考生在选取角度的时候要思考一下,哪个角度更有现实针对性?哪个角度能反映当下的时代困境?“文章合为时而著”,好的角度总是解决时代的困境,发出时代的声音。如2012年江西卷对于“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和“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这两个角度的选取,结合当下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这样的社会现实,选取前一个角度进行立意,则会更佳。 

名师支招

A. 传统文化类

考题展示:

2014年上海杨浦区一模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积极进取,道家主张看淡放下。历代许多士人深受其浸润。当今社会也有不少人经常提及这些话题。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名师点金:本题以传统文化里儒家和道家不同的精神追求为切入点,考生不管是从“儒家强调积极进取”的角度,还是从“道家主张看淡放下”的角度,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均可。立意的关键是能否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当下的生活现状,对所选取角度展开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分析论述。

片段示范:曼德拉放下怨恨,把怨恨留在身后的同时,也解放了自己。当年,曼德拉因反对种族压迫而入狱,饱受摧残。当他出狱当上总统之后,在就职典礼上,却恭敬地向当年虐待他的看守致敬,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曼德拉的举动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其充满人生智慧的言语更令那些执迷不悟的人豁然开朗。确实,放下怨恨,看似是对他人的宽容,其实更是对自身的解放。

同题链接: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个字。

素材储备:

陈宇翱:量子世界的追梦人

201449日,欧洲物理学会正式发布公告,将2013年度菲涅尔奖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科学家陈宇翱。在菲涅尔奖历史上,陈宇翱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青年科学家。而首位中国获奖者,正是陈宇翱的导师潘建伟院士,他在2005年时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突破。时隔8年,师徒二人先后获奖。而正是这几年的时光,陈宇翱在学术“快车道”上奔驰,从青年学子迅速成长为中国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研究骨干;潘建伟则带领着这支年轻的量子信息研究团队完成一系列超越,成为国际上该领域举足轻重的“中国力量”。

B. 生活态度类

考题展示:

2014年上海嘉定区一模作文

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是:“快点玩!”

请你以“我们到底是快点还是慢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抄在答卷纸上;(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名师点金:生活究竟是慢点好还是快点好?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回答。在那一穷二白的落后年代,我们需要迎头赶上,急起直追,因为需要发展。在当前过度追求发展速度的时代,尤其是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适当慢下来,重新调整我们前行的姿势,也是非常有必要。

片段示范: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快节奏的生活年代,好像什么都要强调速度,讲究一个“快”字,难道不是吗?你看大街上那些脚步匆匆的路人还有各幼教培训机构挂在门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横幅;还有各种古典文学作品的精华浓缩版,最好能让人一个晚上遍读四大名著。在强调效率的今天,“快”显得如此重要而突出,以致我们总是不断地奔跑,最终上气不接下气。我们总是匆匆,总是匆匆,但匆匆之后,蓦然回首,却发现身后一片狼藉。因为快,我们只顾着赶路,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不断地加班,不断地竞争,以致不少白领年年轻轻就是“亚健康”;因为快,为了比邻居家的孩子快人一步,我们过早地失去了欢快的童年;因为快,我们只是匆匆地一瞥,以致错失了多少次走进经典的机会。一路上,我们走得太快,身边的美景无暇顾及,身边的幸福无暇消受,朋友们,请慢一点吧,风景这边独好!

同题链接:

百度老总说,想做羊,想坐在躺椅上享受人生的,请卷铺盖儿走人。只有具备狼那种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的,才可以跟随我上战场。一个教授告诉学生,我们可“狼”,也可以做“羊”,还可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素材储备:

托马斯:慢工出细活

获得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是一位年过八旬、眼下在瑞典的小镇“悠然见南山”地生活着的一位耄耋老人。这位世界级文学巨匠的写作节奏慢得简直惊人,从195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7首诗》至今,老人家总共发表诗歌163首,其中写得时间最长的一首诗竟耗费长达10个年头,和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间差不多。虽然写作节奏慢、作品少,但并不影响他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巨匠。

C.现象关注类

考题展示:

2014年上海浦东新区一模作文

近日,上海发生一起车祸。电瓶车驾驶者魏先生被撞倒在地,周围的人纷纷拨打电话求救,一名外国女子走到他身边,用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不断地鼓励他,直到救护车赶到。事后她对周围的人说:“我既不是医生,也从来没有做过护士,我只是看见他非常的痛苦,没法动弹。地上非常冰冷,我觉得握住他的手可以让他暖和些,舒服些。”

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名师点金:面对需要救助的路人,究竟是拨打急救电话还是仅仅握住他的手,让他感觉暖和些?而这两种不同行为的实则其实是理性和感性的差异。拨打急救电话,这是面对救助的理性行为,而握住寻求救助者的手,则是感性的行为。不管是理性还是感性,都是在表达着一种善意,传递着温暖。

片段示范:生活不是只有一种路径,情感的表达也不是只有一种方式。他人深陷困境,有人拔打电话求救,有人只是用双手紧紧握住求助者的手。救助的方式不同,但都殊途同归,表达的依然是一种善意。与其争论救助的方式,不如珍视这一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心。对他人心存善意,就能给身陷绝境的人求生的希望,就能给彷徨迷失的人前行的动力。人毕竟首先是情感的动物,其次才是理性的人。面对他人的不幸,因为心存善意而作出的条件性的反射,这其实就是难能可贵的人性之光。而最可悲的是当奄奄一息的小悦悦躺在冰冷的路上,18个路人却只是路过,没有人拨打急救电话,没有人停步相救,甚至都没有人呼喊,只是冷漠地路过,这是善的遗忘,更是人性的黯淡。

同题链接:

201336日,一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紧急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航班滞留三亚16小时,乘客因此耽误了一天的旅程,部分人心生不满,“本来备降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乘客又没有延误责任。”后又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登机,飞机只好载着其他乘客先行离去。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关注,有的网友大赞航空公司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处理及时;有的网友指责旅客冷漠、缺乏包容心;也有的网友说:“16个小时都被困在机场,谁受得了啊。”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素材储备:

开奔驰的,不都是土豪!

201434日,在沈阳打工的小王骑着一辆价值800元的二手破电动车逆行撞上了一辆价值160万的奔驰S350,见到奔驰车门打开,正想可能会迎来一阵骂,谁知车主关切地问他,“你受伤没?人比车重要。” 奔驰车主随后看看车,对小王说,“我看,你也赔不起的,走吧!”然后给保险公司打电话,称自己是全责。但保险公司要求交警出现场。这样奔驰车主给交警打电话出警。让人感动的是,在等待交警的过程中,奔驰车主一直在安慰小王说,“没事啊,你别担心,责任算我的。不用你管。” 最后奔驰修理费2万左右,车主一分也没管小王要,自己主动承担全责。

D.社会品德类

考题展示:

2014年上海黄浦区一模作文

有人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同时住着“大我”和“小我”,不同的人生经历都有过“大我”的追求和“小我”的体验,或者更多是这两者密切牵手的过程。对此人们会有许多各自不同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名师点金:“小我”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大我”强调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从个人发展来看,关注“小我”有其积极的一面,而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看,没有了“大我”的意识,则缺乏进步的推动力。“小我”与“大我”看似对立,但其实也是矛盾统一的,因为在实现“小我”价值的时候,也会促进整个社会“大我”的进步,而反过来,当“大我”的价值得以实现之时,其实也会为每一个“小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

片段示范:曾几何时,我们把“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视为安身立命的至理名言,正如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于“小我”之事,因为涉及自身利益,我们自然重视,但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有拥有此番气度,才能突破“小我”而成就“大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社会脊梁。局限于“小我”之人,终其一生也只能苟安于方寸之地,做一个独善其身之人,却忘记了其肩上所担负的责任。试问,如何每一个人都躲进那一方“桃花源”,这个社会的污浊靠谁去洗涤?历史的车轮如何能够滚滚向前?所以,不要忘记你的责任,要勇于做一个“大我”的人,就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这一份“大我”的情怀,至今读来犹令人动容,犹令人肃然起敬。

同题链接:

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一文中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诗人顾城在一首诗中写道:“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柳枝编成的船篷”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素材储备:

邵逸夫:达则兼济天下

201417日早上,香港TVB荣誉主席邵逸夫在家中离世,享年107岁。邵逸夫能够在大陆被广为人知,除了风靡多时的TVB连续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遍布全国的“逸夫楼”、“逸夫学校”,因为他是一位充满传奇的教育慈善家。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 .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2008年,民政部授予邵逸夫“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E.哲学两难类

考题展示:

2014上海崇明县一模作文

人生没有回忆如同没有活过,而没有忘却往往又活得太累。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名师点金:“人生没有回忆如同没有活过”强调的是要铭记,而“没有忘却往往又活得太累”强调的是忘却,铭记与忘却,这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材料并没有对角度的选取显露任何的情感倾向,考生在立意时关键要阐释清楚哪些事物是要铭记的,为什么要铭记,而哪些事物要忘却,为什么要忘却,任选一,展开行文,均是不错的立意。

片段示范: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过:“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起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是的,人的一生,我们总是一边在忘却,一边在回忆,在如流沙一般的生命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一些场景令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却。而回忆却又绝不是仅限于感伤,而是从回忆中寻找前行的动力。个人如此,对于一个民族更是如此。我们不可能忘却历史,因为遗忘历史即等于背叛。中华五千年,一路走来,我们步履艰辛,尤其是近代那百年屈辱史,犹令我们痛定思痛,几乎被焚烧殆尽的圆明园,那被铁骑践踏得体无完肤的山河,还有那满是亡魂的南京城,这一切,作为一个民族,能忘却吗?能“都付笑谈中”吗?不!不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这样,才不会“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同题链接: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然而,生活当中,又有许许多多是应该忘记的,诸如哀伤、遗憾、失败甚至荣誉。因为沉醉于过去的辉煌,今天就构建不了更大的辉煌;沉湎于过去的失意,今天就迈不开前行的步伐;一味眷恋过去,势必阻碍我们事业的成功。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素材储备:

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公祭日

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再次勾起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南京大屠杀这段悲惨的历史不仅仅属于南京、属于中国,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是人类的浩劫和文明之殇,“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进行国家公祭,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对于人权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