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时鲜素材:小人物推动大时代(原创,转载请注明)
(2012-03-29 19:19:59)
标签:
陈逸华宋体公民意识广州市建委地铁一号线教育 |
分类: 作文素材 |
小人物推动大时代 草根让中国进步
前言:这是一个缺乏大人物的时代。每个人都被宏大的时代潮流挟裹着,挤压着;每个人都基于各种压力卑微着、小心着;每个人都因为种种考虑把对现状的不满深深隐藏着;每个人都走得很快很匆忙活的很累很憋屈……每个人都是小人物,每个人又都自认为是小人物,没有人,愿意和敢于,去做些什么,去改变。似乎每个人都忘记了,改变历史的,往往正是小人物。在需要改变的时候做出改变,小人物也可以变成大人物。
举牌哥:陈逸华,广州16中的高一学生,自
2011年5月4日在该市多个公共场所举牌,呼吁众人反对花巨资统一改造地铁车站,收集市民签名。有网友将他举横幅收集签名的照片发上微博,短短几天,就被转发超过万次,引起一片讨论的热潮,有网友赞其“勇气可嘉”。同时,公众对一号线改造的质疑也纷至沓来,面对公众质疑,广州地铁公司一周内三次回应陈逸华,最终表态会本着节约的原则翻修。
微博上,网友小党说:“一个小朋友撼动一项大工程,广州人应该自豪!”网友TVS曹军则说:“广州少年让所有的成年人都会觉得汗颜!少年强,广州强!这才是广州精神!”陈逸华的公民意识备受称赞。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特别指出,陈逸华身上体现出的公民意识让人敬佩。“更难得的是,他这么做全凭自己对地铁一号线简单的热爱之情。”广州本地一著名评论员称赞陈逸华的言行冷静、智慧、理性,认为他反对地铁一号线翻新的网帖调查深入、思考全面、言之有据,他“身上散发着城市主人的气质,这是富有现代意识的时代精神,弥足珍贵”。
拇指妹:亚运后,广州还要花1.5亿元搞光亮工程,一位大学女生小阳向广州市建委申请公开光亮工程可行性报告,并在微博征集1000大拇指撑广州市建委,小阳也被称为“拇指妹”。她曾遭遇多个部门“踢皮球”,还曾给相关部门送过带刺的皮球和鸭梨,以行为艺术的方式施压。2012年1月4日,在“拇指妹”申请200多天之后,广州市建委终于向她公开了长达70页的可行性报告。有人说她之所以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因为其身上所具备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但是要我来说,这只是表象,真正促使一位23岁的大学生为了了解一项市政工程真相而苦苦奔波近两个月的,不是她的执着,而是她令人敬佩的公民意识。正如她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所说,“我觉得做这件事的最大意义是唤醒普通人的公民意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拇指妹”的成功,是公民意识的胜利。一个年仅23岁的女大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争取,让政府部门对一项市政工程重新审议,那么当具备这种公民意识的市民越来越多,他们就必将成为一种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陈贤妹——捡起人性的“拾荒者”:10月13号,佛山发生一起车祸,2岁的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压,18个路人经过,无人施救,7分钟后,58岁的拾荒老人陈贤妹经过时,将她扶起,随后送往医院。受伤的孩子无助地躺在马路中间,一位身材矮小、瘦弱的阿婆伸出了援助之手。就是那么简单的一抱、一拖,击中了人们心内最柔软的地方。“我什么都没想,只想着救人”,“我救人是很随意的举动,就是觉得小女孩好可怜,我没想过会出名,更没想更多其他的事”,“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总要有人去帮助”……面对媒体对救人“动机”的一次次追问,瘦弱的陈贤妹反反复复地陈述着自己当时平常的心态。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拾荒阿婆”的影子。向善、乐善、行善的人性美德,构成五千年文明史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支撑。“小悦悦”事件后,网友对于路人冷漠的批判、痛恨,体现的也正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善良的坚守。几千年“礼义廉耻”的熏陶教化,其实在我们心中也早已刻下清晰的人性底线:守望相助、扶危济困,这些乃天经地义。“头顶灿烂天空,心中道德律令”,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为善的动力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