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的枫木树 (民俗散文)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李林散文 |
http://s13/mw690/001L5u4Qgy6TKkcmgm82c&690(民俗散文)" TITLE="苗寨的枫木树
http://s11/mw690/001L5u4Qgy6TKkcZV5E9a&690(民俗散文)" TITLE="苗寨的枫木树
李白云
莫嫌我在山旮旯,大树脚下是郎家;
枫木叶子来当瓦,门前四季开鲜花;
太阳落坡芦笙起,歌声飞起满天涯;
若是我俩成双对,算得今世好缘法。
这首苗族情歌唱出苗家别有的风情,同时告诉我们枫木树和苗族是密不可分的。
枫木树就是苗家的象征树,风水树。苗族人对枫木树视为神树,无比敬畏。每到苗年或是大节气等等,苗族人都会拿祭品来树下祭拜,求得平安吉利。
你若来到苗寨,就会见到高大而苍老枫木树的身影。村头村尾,路口或泉水旁,这儿三四蔸,那儿五六棵,傲然挺立在那儿。树蔸下时常披红挂彩,香烟袅袅,祭品横陈,幼小的我有点诚惶诚恐,不敢靠近,知道那是神树。春夏如绿云悬空,晚秋如火焰升腾,残冬如利剑冲天,这些古老的枫树成为山村的一处处美景。
自古以来,苗族每迁徙一地,都要先种枫树,枫树种活即可定居,否则再迁徙异地。在桂北苗族村寨前都有巨大枫树,被认为是护寨树,定期祭祀,人病畜瘟时,给神树烧香、挂红,祈求驱瘟去病、保佑平安。
根据世代相传的苗歌说,枫木是万物的始祖。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的始祖叫姜央,姜央是“妹榜留”生的,“妹榜留”又是枫木树心变的。从前,一次洪水滔天,山坡绿岭全被泡在水里,天帝派十二个太阳下凡间,要把水晒干。水退了凡间全被洗得光秃秃的,干巴巴的像炸干了的油饼一样的枯焦,只剩下一棵,洪水淹不到,太阳晒不着,那就是枫树。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古歌:“枫树叶子成三杈,枫树生存在天家。枝叶生来遍天涯,结的绣球千万果,开出红绿千万花;树心生出梅榜留,她与水泡结成家;榜留生下十二蛋,头蛋抱出姜央娃;有的抱出禽和兽,有的抱出鱼和虾;千变万变满天下,满山遍野去安家。”
苗族《枫木古歌》说的那棵枫树,砍倒朽烂,变成万物,树屑变蜜蜂,树权变鱼虾,树叶变燕子,树心变蝴蝶,蝴蝶就是梅榜留(姜央的妈妈)。榜留和水泡恋爱,成双对,睡了十二夜,怀十二个蛋,黑的是水牛蛋,灰的是大象蛋,红的是蜈蚣蛋,蓝的是老蛇蛋,黄的是姜央蛋。抱了几冬春,整整十二年,弟兄才出世。弟兄十二个,都想当大哥。姜央最聪明,个个公举他,选他当大哥。老虎不服气,嫌他脖子细,若要当大哥,先要献本领。姜央来说话,要我献个计,先把手脚捆,才好玩把戏。老虎让他捆,丝毫不在意,姜央拉绳子,老虎滚在地,不会解疙瘩,吼叫发脾气,水牛开口笑,牙齿笑脱了。经过此一番较量之后,大家都说,姜央主意大,姜央本领高,公举姜央当大哥。姜央来指点,弟兄十二个,各在各的行,各走各的路。雷公天上管雨水,龙王大海管鱼虾,老虎山中称霸王,姜央坐地方,开田种土忙。后来姜央生了葫芦哥妹,哥名叫“相两’’,妹妹叫“相芒”。“相两”求“相芒’’要造凡间人。相芒说:“要结婚,先讲个条件,我在前面跑,你在随后追,若还追着我,方可结成婚。”相两点点头,围着团团转,女的一动步,男的随后跟,追呀追不着,累得眼花头也昏。月亮来指点,相两向后转,迎面抱相芒,两人结成婚。过了九个月,生了一个南瓜大的肉团.,他俩一气之下,把肉团砍成了若干块,抛散到四面八方;结果,四面八方都是人烟,人类从此延绵不绝。
俗话说:“椿木为王,梓木为将,杉木为宰相”,而苗族信仰的排列是:“枫木为王,杉木为将,椿木梓木宰相”可见苗族人对枫木树感情之深厚。
4600多年前,涿鹿之战。那场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最早的“战争”,是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重大转折。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进行了的一场生死大战,只杀得鼙鼓如雷,沙尘飞扬,刀光剑影,天昏地暗。轩辕黄帝一举把蚩尤军队主力消灭在涿鹿之野。命人给蚩尤戴上枷栲,将他杀死,身躯和头颅分别埋在两个地方。蚩尤死后,他身上的枷栲被抛掷在荒山上,变成一片枫树林。这个动人的传说有案可稽。《云籍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记载:“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为枫木之林。”另据《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枫木,蚩尤所弃之桎梏,是为枫木。”“郭璞注:‘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据说那片片枫叶,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迹。苗族先祖蚩尤血染涿鹿后,也魂归黄土,化为枫木。虔诚的枫香树啊!你是我们的苗族魂。
这些古老的传说赋予枫木树以神话的来历,增添了血染的风采。高高的枫木树是蚩尤的化身。蚩尤虽败,可依然是中华民族卓越的祖先、上古时代的英雄。难怪枫香树自古以来成为一种图腾崇拜,被奉为灵木。而在苗族生活中枫香的神性更强,血染涿鹿、魂归黄土、化为枫木的蚩尤是苗族的先人。
苗族十三年一祭的鼓藏节,融水俗称拉鼓节,苗语称“牯哝江略”,意为鼓社节,即以血缘宗族为单位的祭鼓活动。鼓藏节的来历在苗族经典《苗族古歌》里有记,说的是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枫香树孕出了先祖,祖宗的老家在枫香树心里,用枫香树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静穆的枫香林啊,你是苗族人心灵的栖息地!
血染的风采化为枫林红叶。敬畏枫树,就是敬畏先祖。
虔诚护寨的枫木树伴随苗族漫漫迁徙路,是苗族悠悠历史的见证。
穿越万载的枫木树,做成咚咚隆隆的木鼓,镌刻在苗女的银冠上,鲜活在苗妹的衣襟上,永远护卫者先祖。枫木树。苗族生命之树!
作者简介:
李林,苗族, 笔名李白云,龙乌都巴等,中学一级教师。系中华诗词研究会研究员,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柳州诗词学会会员,柳州汉诗文化研究会会员,柳州罗池诗社,广西玉融诗社社员。有小说,散文,诗词和书法发表《香港新文学》《广西民族报》《广西人大》《柳州文艺》《柳州日报》《柳州晚报》《苗山文艺》等杂志报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