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你好: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标签:
伯恩美国沟通我好—你好人间游戏杂谈 |
内容介绍
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是一种人格理论,它也是促使人格改变和成长的方法。
《我好—你好》一书是美国精神病学家托马斯•哈里斯撰写的有关沟通分析流派的经典之作,该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通俗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及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读者,也使该书成为继沟通分析流派创始人埃瑞克•伯恩的《人间游戏》之后的又一本介绍沟通分析的畅销书。
全书共包括12章,对“父母”、“儿童”和“成人”三种自我状态以及四种心理地位等内容作了深入的介绍,具体阐述了“父母”、“儿童”和“成人”三种自我状态在婚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沟通分析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治疗工作。最后,作者还特别针对沟通分析中的道德价值观问题进行论述。由于本书所使用的词语(如“父母”)的特定含义,读者最好遵循从前往后的顺序阅读本书,这样才能真正领悟本书的深刻内涵。
正如本书的书名一样,沟通分析的基本人性观和哲学假设是“我好,你好”,由此使个体能充分意识到“我很重要,你也很重要”,并最终达成改变的发生。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点,本书运用了大量翔实、有趣的例子,深入介绍了三种自我状态、四种心理地位等沟通分析中的核心概念,全书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可以使读者跟随本书的脉络细细品味沟通分析的核心理念和治疗策略,更好地剖析并认识自我和他人,提高妥善处理与自我关系、与他人关系的能力。
全书的中心思想是P(Parent 父母意识)-A(Adult 成人意识)-C(Child 儿童意识);按作者的说法P-A-C在我们面对社会和与人相互作用选择是起决定性作用,他们将导致4种生活态度:
1.我不好-你好;
2.我不好-你不好;
3.我好-你不好;
4.我好-你好。
第一章 弗洛伊德、潘菲尔德和伯恩 脑外科医生的探索 一个基本的科学单位:沟通
第二章 “父母”、“成人”和“儿童”
第三章 四种心理地位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 我好-你好
第四章 我们能改变 解放了的“成人” 什么促使人们改变 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
第五章 沟通分析过程 “父母”对“儿童”的沟通 “儿童”对“成人”的沟通 “成人”对“父母”的沟通 非互补或交错式沟通 如何保持“成人”
第六章 我们之间有何不同 污染 排斥 不会玩的人 缺乏道德感的人 失效的“成人” 总是很沉闷乏味的人 P-A-C内容的差异
第七章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
第八章 P-A-C和婚姻 目标的建立
第九章 P-A-C模式和儿童 从何处开始 学龄儿童 青春前期少年的治疗 领养的孩子 被殴打的孩子 向弱智儿童教授P-A-c模式
第十章 P-A-C模式和青少年
第十一章何时需要治疗 诊断 为什么需要团体治疗
第十二章 P-A-C模式和道德价值观参考文献
本篇文章来源于 沟通社区
原文链接:http://bbs.51gt.com
本篇文章来源于 沟通社区
原文链接:http://bbs.51gt.com
作者简介
Thomas A. Harris,毕业于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医学院,是一位在海军中工作的精神科医生。在他完成第一次海上任务——珍珠港之战后,他成为了海军精神医学部主席。1956年,他在萨克拉门多市开设私人门诊,成立沟通分析研究院,并成为国际沟通分析协会主席。哈里斯博士师从沟通分析理论的缔造者埃瑞克•伯恩博士,并在他的理论观点之上写出了《我好—你好》。《生活》杂志评论哈里斯博士是“健谈和慈祥”的人,并引用了他对妻子艾米•哈里斯的感激,哈里斯博士感谢妻子“非常艺术地将他的思想加以组织并使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1961年他的《沟通分析心理治疗》一书出版,奠定了沟通分析流派的基础。1964年,《人间游戏》一书大获成功,成为美国的畅销书。
TA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analysis,以下简称TA),国际沟通分析协会所下的定义是:“TA是一种人格理论,也是一种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以达到使人成长和改变的目的”。
就人格理论来说,TA很清楚地描绘出人的心理结构,它以自我状态模式来描述人格的三个部分,这个模式还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人格会怎样影响人的行为。
TA的沟通理论,还可以延伸应用到分析组织和机构。
TA还谈到儿童的发展,人生脚本的观念可以解释童年经验会如何影响现在的生活方式。根据人生脚本的构架,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成年以后的生活,还会不断重复年幼时的方法,即使这个方法会造成现在的痛苦或自我挫败,由此,TA提供了精神病理方面的看法。
在实际应用上,TA确实提供了一种有系统的心理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理疾患(从日常生活的问题到严重的精神病),还可以用个人治疗、团体治疗、夫妻治疗和家族治疗等不同方式来进行。
在心理治疗这个领域以外,TA也能应用到教育方面,帮助老师和学生保持清楚畅通的沟通,避免无益的冲突,特别适用在咨询方面。
TA也是机构中管理和沟通训练的好方法。许多种行业如社会工作者、警察、法官、经理人、人力资源师、培训师和牧师等都常运用TA。
举凡牵涉到需要了解人、人与人的关系和联系等各个范畴,都适用TA。
TA沟通分析的哲学基础
TA哲学第一项假设
TA视每一新生婴儿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能了解自己和别(当他开始了解他们时)是“好的”。虽然,可能会发生其他事情令这个婴孩相信自己或别人是不好的,但是一个新生儿“自然的心态”——期待与他人和谐生活的心态却是不容存疑的.
TA有句口头禅:“我好(OK),你也好(OK)”.这个对人类本性的假设隐含了一种治疗态度,就是肯定治疗师与个案的价值、能力与动机。
由最初的基本心理地位:“我够好,且其他人(你们)也是够好的。”人们可能进入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第二种(投射的)心理地位:“我是够好的,你不够好。”第三种(内射的)心理地位:“我不够好,你是够好的。”第四种(绝望的)心理地位:“我不够好,你也不够好。”(Berne,1969)
TA哲学的第二项假设
人之所以在后来采取其中任一地位是一种决定性的过程,是一个人对他自己及他的世界所做最重要的决定,是关于他的人格和他的心理地位的早期决定。
伯恩曾写道:“每一个人在童年早期便决定了自己将如何生活,死亡……”也就是说,小孩子在年龄还小、资讯不多的环境中,便做了生命中关键性的决定。当然,这些决定不是经由成熟理性的思考,而是小孩子在想办法让自己活得最好时所做成的决定。TA认为,“环境”比遗传更能影响人格的形成(伯恩为强调这点,特别强调他的讲习会为“社会精神医学”研讨会)。
TA哲学第三个假设
是人们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这个假设套用在新生儿身上更易见其真实,TA对此项假设相当赞同,认为持续得到他人的注意乃是一个人心理生存的必要条件,即使有很多伪装成其他目的的行为,动机不外是为了寻求注意(Berne,1961)
这些假设形成一个结论A是一种奠基于合约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个案与治疗师双方均会得到某些东西,因此清楚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是主题,特别是对治疗师而言,双方则以此达成协议.这项结论广泛被运用到TA工作的各个不同层次上,例如从为了整个工作而订的整体合约,到为今天会议所订的短期合约。
《我好-你好: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交给你通往幸福的钥匙。作为沟通分析的经典之作,本书思想深刻,见刻独到,打破了美国最畅销书的记录——到现在为止已经销售了1500万册!
《人间游戏》 百科内容来自于: http://dict.youdao.com/images/hudonglogo.png
内容简介
作为交互分析理论的创始人,艾瑞克•伯恩为当代心理治疗的发展注入了富有创意的篇章。1961年,他的《沟通分析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奠定了沟通分析流派的基础。1964年,《人间游戏》一书大获成功,成为风靡美国的畅销书,沟通分析的知名度由此大大提高。伯恩认为,沟通中的游戏是造成人们心情沮丧、彼此伤害的重要原因。伯恩是一位有心的心理学家,他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游戏一一结集,根据出现情境的不同,分为生活游戏、婚姻游戏、聚会游戏、性游戏、地下游戏、咨询室游戏和好游戏等几十种,一一加以命名、讲解、分析和研究,使读者透过这些游戏可以对自己、对沟通对象、对生活中的搭档或配偶,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评论家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创造力的、最有影响力的、最受欢迎的、得到最广泛认可的心理学书籍。”
作家说:“它纠正了一种误传,说小说家或剧作家凭借他们直觉的创作,对生命的揭示比任何心理医生都多。”
读者说:“在读了《人间游戏》以后,我开始知道周围有多少人在玩游戏……由此,我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目录
序
语义
参考书目
介绍
1.社会交往
2.时间结构
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参考书目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消遣
第五章 游戏
1.定义
2.典型游戏
3.游戏的起源
4.游戏的功能
5.游戏的分类
注解
参考书
第二部分
介绍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附录
书评
</!--GOOGLE_AD_SECTION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