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李世庚县长使用的仿圈

标签:
李世庚 |
分类: 杂项 |

仿圈,是写字之人圈字临帖所用的工具。临帖时,先将透光性较好的纸蒙在法帖上,再压上仿圈,在圈内摹写法帖。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字体结构,而此时的仿圈也起到了镇纸的作用。
仿圈兴起在清代中晚期,早期只是铜制的框架,无字亦无雕刻。同光间,随着文人雅士之关注,刻铜之兴起,始有铸刻文字、刻绘图画的仿圈。常见的材质多为黄铜、白铜等金属,造型有长方形、圆形、矩形,也有折叠式的。
此件为民国间福州罗源县县长李世庚所用之物。刻有十八星旗与五色旗交叉图案。1912年6月袁世凯当了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引入了十八星旗与原来的五色旗进行交叉的方式改版了国旗,所以后来各省的制币、印刷品等双旗又此样式改变。
墨盒上常见刻有十八星旗与五色旗交叉图案,但仿圈不多见,大概是因为形制狭长之缘故。李世庚作为县长,紧跟当时形势,还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