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bmiddle/6012b0a0hbd5416c25528&690
几年前,余偶过中山路,发现由岛上已故名家张书年先生为一家百年老店所题的牌匾已经撤下(后来又换上),换上了康有为先生斗大的康体题字,配上诱人的草绿色,分外耀眼。我知道,这是想依靠旧日圣人的光环,想为百年老店换回些许荣耀,来重展昔日的辉煌。然而此种想法或许已是不大可能。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不能发扬旧日的长处,而只能啃老本,透支声誉,有些老店就这样将自己的声名耗尽…
又想起曾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张书年先生的书法,在先生故后十余年间,无人炒作而默默的在人们的记忆中衰去,未免遗憾非常…
张书年(1909-1995)字墨卿,斋号求知轩。民盟成员,中国书协山东分会会员。曾任青岛商业学校高级讲师。其名被收入《青岛市志.文化志》、《山东社会科学名人辞典》、《中国当代文艺新闻人才传集》、《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辞典》。先生长期从事美术、书法教育工作,并致力于美术欣赏、美术书法教材编写,先后编写了《美术讲义》、《美容学》、《书法讲义》、《计算技术》等专著,作为全国中专教材。1993年1月出版《张书年书法集》。
张书年先生书法受其伯父“松轩”启蒙。习柳、颜。至营口拜武进书法家蒋松云为师,以隶、行为主,继续深造,又得书法家李品三观其挥毫,耐心指导,受益非浅;二十岁来青工作时,经常利用余暇之时拜访诸拜宸、白允公、付家祺、酆洗元、赵今慧诸书法名家,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其书法艺术进一步得以规范,步入传统轨道;在此基础上,他对隶书多种碑帖和草书、汉简等进行深入习练和研究,到七十至八十年代,其书法水平已进入定型阶段,全国各地求书者日增,全市求题门头字者愈多。特别是先生所题“春和楼”、“大陆茶庄”等门头,风神潇洒,古朴雄健,其姿态功力众口评好。1986年先生在日本国际书展获奖后,新闻媒介、社会传播盛极一时,求书者应接不暇。一年之中,有三千余幅作品被人们求去收藏,聘其为顾问的书法组织亦多见,先生其名名扬岛城内外。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或许某一天,人们会重新认识张书年作品的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