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外交---从伊朗核谈判到安倍的外交围堵
桥本隆则/文
伊朗的核谈判已经进行了10年,横跨了伊朗三位总统,同时美国方面也是两位总统,正当大家都不抱太大期望时,以色列,沙特阿拉伯都要对伊朗进行外科打击时,柳暗花明又一村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与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再加上德国)在24日达成了协议,就是伊朗放弃制造纯度20%的浓缩铀,而西方将不会追加对伊朗的制裁。关于伊朗与美国的故事我将在今后的专栏中说明,在这里要谈谈何为战后的国际秩序。
http://sucimg.itc.cn/sblog/jk1HuoZXFRG
伊朗的核问题
http://sucimg.itc.cn/sblog/jk1HuaQAfab
美国力量
我在前几天的专栏中提到安倍外交,在安倍在再次重新担任首相以后向中国发起了新的一轮外交攻势,几乎在中国周围的国家都进行外交,特别是东南亚10国全部飞到访问到,而且日本还加强了与英国,澳大利亚的同盟关系,并且日本对欧盟的攻势也是非常强烈,虽然这些外交活动中有很多商业的因素,但是安倍内阁所谓安保外交在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在收集安倍的出访国家,以及同盟国家为安倍站台摇旗呐喊时,有一个感想如果中国没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的话,今天将会如何?应该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外交的强权地位使得中国与日本在外交博弈中获得主动。
就拿伊朗核问题来说,在内贾德时代,极端地强硬回应来自美国的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的活动要求,并且还公开声称要灭除以色列。这样在国际上招来一片的批评声,在美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加大了对伊朗的石油出口的制裁,使伊朗的对外的石油出口受到很大影响。其实在上个世纪7,80年代,日本与伊朗的关系非常良好,很多伊朗年轻人在伊斯兰革命以后来到日本寻求新的世界,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学习语言,或者进工厂打工,而是聚集在涩谷贩卖起假电话卡,或者各种药物来。相对于其他在留的外国人,日本警方还是对伊朗人很客气,为什么客气?因为日本当时的石油的60%的进口是从伊朗进口,价格是长期合同价格,所以要比国际市场的油价优惠。并且伊朗还给于经济大国很多经济上的便利,如油田开发的竞拍时,都比较照顾到日本。但是,在美国的高压下,原来的关系很密切的日本与伊朗的经贸关系,因为遭到美国的禁运,日本不得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转而向海湾其他国家进口比较贵的石油。
相对于日本的被动,中国却因为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却在伊朗问题上获得政治与经济的利益。就拿伊朗石油来说,在日本大幅度削减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同时,中国却利用安理会的否决权,对制裁伊朗的方案追加修改,增加了从伊朗进口石油的数量(一定数量),还获得了日本不得不放弃的伊朗石油油田的开采权,这件事情至今令日本石油商们大骂政府无能,美国的可恨。并且伊朗核谈判的对象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德国,按照一般的国际惯例,当事国在解除制裁(停止追加制裁)签订一项和约以后,必将获得某些的缓和措施。其中就有增加伊朗的石油出口,但是这块肥肉基本上是给参加谈判国家分享,在英国的国际石油大亨这样估计,现在在水面下,伊朗或许正在与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以及德国的商人讨价还价,这些国家正在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获取在伊朗的商业利益。日本只能是干瞪眼,只能等待五大国的剩下的配额。
http://sucimg.itc.cn/sblog/ok1HuENBnhP
安倍外交进行中
其实当苏联解体时,美国马上承认俄罗斯继承苏联在世界各项组织的权利,是合法的继承人,这样俄罗斯也名正言顺地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如果在91年时,只要有人不承认俄罗斯的继承资格,或许俄罗斯现在还在每年为重返联合国奔走。中国也是这样,为了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国在联合国外等待了23年,就算投票表决获得联合国席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后,还是因为很多原因,原本在联合国应该享受的五大国权利被还是受到一些损失。但毕竟这是战后秩序的一种体现,相反日本直到2010年为止,在联合国宪章中还是敌对国家(当年被投票表决取消敌国待遇)
很多人都不理解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为何要强调日本是挑战战后建立的秩序,首先是因为在各个文件中规定战胜国所具有的权利,其次还是表明,中国的常任理事国是外交上对日本的一种外交优势,就算日本想拉拢各个国家对抗中国,但是每个国家要明目张胆地与中国对抗时还要想想,掂量掂量一下后果。前几年在某次关于联合国秘书长表决时,中国一定要选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外交官担任,于是与美国相互多次发动否决对方支持候选人,最终那一届联合国秘书长是选了一位非洲的外交家担任。
http://sucimg.itc.cn/sblog/ok1HuqloOqd
日中战争的结果是战后秩序
安倍应该知道所谓外交就是大国之间的游戏,也是一种权利与利益的再分配。当安倍想在中国周围建立一个新月形的包围圈时,原本以为靠日本与美国的发力或许可以达成一定效果。但是安倍还是忘记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并不是朝鲜,而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没有日本参与,很多世界政治可以继续,没有中国点头,很多事情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安倍的围堵中国的构想恐怕是水中月,镜中花,很难达到目的。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新浪以外的论坛,博客谢绝转载与刊登。如有意向请联系告知并支付相应稿费,如有若侵权本博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我的新微博:偶尔俩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