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政治家的过激言论的责任

(2012-06-26 07:59:06)
标签:

桥本聊日本

偶尔一笔

桥本隆则

日本政治家

政治责任

大放厥词

舆论监督

分类: 一笔视点
             日本政治家的过激言论的责任

                   桥本隆则/文

作者按:日本是一个二元社会,当严格要求中央政治的领导人不能说错话站错队时,却任凭那些地方政治领导人大放厥词,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有个日造名词:放谈,顾名思义大放厥词,也就是不负责任的放大炮。日本政治家们特别是内阁大臣每天都要接受媒体与人民的监督。但是内阁官员也就是大臣是不被允许随便乱说乱动,时时刻刻要小心说错话,办错事情。因为日本法律规定,内阁成员基本都是由日本国会议员任命(极少数是特命人士),虽然整个国会有多数派(执政党)少数派(在野党),但是作为一个国家代表的政治人物的所有发言都要是国家的态度,不允许有逾越。当日本国家法律说自卫队是合法组织时,原来在野党时期一直否定这个法律的日本社会党,在成为执政党以后,所有发言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党的建议,而只能根据国家规定回答问题,自卫队是符合宪法。

我把从1990年开始的所有日本内阁官员的因为过激言论而辞职的人员全部总结:

一)1993年12月 中西启介防卫厅长官(否定日本宪法)

二)1994年5月 永野茂门法务大臣(否定南京大屠杀)

三)1994年8月 樱井新环境长官(否定侵华战争)

四)1995年11月江藤隆美总务厅长官(赞美殖民地)

五)2000年2月  越智通雄金融再生委员会委员长(对特定业者给与方便)

六)2007年7月  久间章生防卫大臣 (核爆炸没有办法)

七)2008年9月  中山成彬国土交通大臣 (日本教育组合是癌症等)

八)2010年11月 柳田念法务大臣(法务大臣只要记住两个答案就可以工作)

九)2011年7月 松本龙复兴担当大臣(对地震灾区不敬)

十)2011年9月 鉢呂吉雄经济产业大臣(地震灾区不敬)

   以上这些大臣有很多相近的理由而辞去内阁职务,如在2000年为止,日本国内还对战争认识,日本和平宪法等态度立场与当时的日本大众认识不一样,被媒体曝光而不得不辞去内阁职务。但是最近这些原因辞职的政治家却很少看见,唯一的理由就是,整个日本舆论导向都变得右倾化,对于战争认识等都不成为问题了,也是日本右翼所期待的时代的转变。还有就是有些政治家把很多人都卷入其中如:日本是单一民族,也是对日本唯一少数民族不敬而被迫辞职等等。日本政治家的过激言论的责任

                         日本大嘴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在日本舆论对于国家代表的内阁总理大臣或者内阁大臣所进行的发言是很严厉的同时,有的却并不重视一些地方首脑,如东京都知事或者名古屋市长等人的发言。因为他们往往只是一个地方的官员,发言也是只是限于一个地方(除东京都因为国际影响而受到瞩目以外),记者们对于知事或者市长的定期记者会的一些发言总是睁只眼闭一只眼。并且日本的地方官员并不是国家(或者政党任命),而是通过地方选举获得,因此日本政府很难对地方政府有管辖或者批评权利。对于市长或者知事等不良言行要给与约束或者惩罚的只有议会或者市民才有权。如要罢免市长的话(重新选举)在名古屋市要征集10万人签名,而且还不能查出有假签名,才可以进行动议,或者议会进行投票罢免(绝对多数),在地方很少有因为市长或者知事因为一句话被罢免,因为组织一场选举不容易(化很多钱),或许选出来还是这个人担任市长,因此这也是地方领导人肆无忌惮乱讲话的真正原因。日本政治家的过激言论的责任

                        日本中央政治家最怕记者招待会说错话

   但是有一点日本大多数的政治家都经过专业的训练,那些话可以讲,那些话不可以讲都是心中一清二楚。如大阪市长桥下就是律师出身,受过训练,不管内容是真是假,但是听起来不会让人厌恶,虽然是空洞无比的内容,这也是一般日本政治家的特点,会打哈哈不说实话,反而是那些右翼政治家会时不时露出庐山真面目。但是不保证他们一进入政治的中心以后不会说错话或者站错队,中央政治的领导人是被要求担负着各种责任以及矛盾,并且不能被转嫁他人,这个职位是光荣也是残酷的,因为一点也不能说错话。

 

日本政治家的过激言论的责任

已经上架,请给与支持 到以下网站购买

请点击进入当当网

请点击进入京东网

请点击进入豆瓣网

请点击进入卓越网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新浪以外的论坛博客谢绝转载与刊登。如有意向请联系告知并支付相应稿费,如有若侵权本博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邮件地址:偶尔一笔

我的微博:偶尔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