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业盛况的背后—日本地震灾害的光和影(一)
桥本隆则/文
作者按:现在日本某些地区因复兴名义工程集中造就了灾区的表面繁荣,陪酒的小姐也不够用。可是实际上呢?真正的灾后复兴会在何时到来?当有一天复兴名目工程消失的时候,这群像秃鹫般围绕着灾区飞舞的人离去时,灾区或许只是留下了一地鸡毛。
很多国内媒体还在播放去年3月11日海啸的镜头的同时,日本的情况已经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就像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川一样,很多灾区震区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恢复性工作,出现了一种异样的繁荣。在这些复兴工程中有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建筑工人以及作业人员参加,于是像以前一样为这些男性顾客服务的风俗行业也迎来了超过地震之前的超级盛况,据我的调查在宫城县,岩手县与福岛县等有名的风俗街,很多营业店铺都找不到担当的员工(打杂的,收银的)而那些坐台的女性更是吃香,如日本东北部最有名的风俗街著称的宫城县仙台市国分町,这里很多陪酒的商店营业额远超地震之前数倍。其中一家店的妈妈告诉我,原来地震前,一般客人都是找一些年轻貌美,或者徐年半老独有风韵,而这些商店都有一些临时工:那些人老珠黄,或者半金盆洗手,退隐江湖的人,她们都只是在店里实在忙不过来才会临时过来应付一下,一般是一个月1-2天,算是挣点外快。可是地震以后这些半歇的女性,都成为了主力,其中一家叫银座的酒吧,甚至请来了一位已经离开店10年,现在65岁的原来老妈妈坐镇,这个现象我们就成为灾难景气。 
日本典型的风俗街区
灾难过后,如果是一个负责的社会,负责的国家,必定要进行灾后的重建,因为重建的话这些工程必定要超过平时的工程量数倍数十倍,为灾区造就了空前的,异常的繁荣。在仙台市灾区接待工程的一位当地的玻璃供应商说,平时一个月做多做了10数单,现在一个星期就是数百单,大家都抢着要货,抢着开工,还有就是福岛核电站的各种外协单位,这些人来了以后因为人生地不熟,工作之余就去那些风俗场所消遣来排解心中的紧张与孤独。
如果到了当地坐上出租车去现场办事情,我一般习惯与驾驶员聊聊天。出租车驾驶员听我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又是从车站出发就明白我是一个外乡人。
他尝试着问我:你好您是大阪来的吗?(我有大阪口音)
我很认真地回答他:我不是,我是来自大阪。
驾驶员看见我很诚恳就对我说:客商你来我们这里千万不要去我们这里的酒吧。
……为什么?我反问道,
驾驶员接着说:现在全国各地都来这里揽活,特别是东京电力的相关公司,这些人中很多现场的建筑工人,他们在酒吧就是胡田野地,为了一个女人还要打架动手,这种地方我劝你还是不要去的好。
风俗业的金字招牌

街边的女性
听完驾驶员的忠告,我想确实在福岛县境内为了修复地震的损害,以及抢修福岛核电站作业员确实很多,这些人多的地方也是容易起争端的地方。我在前往福岛县紧急区域时,经过的就是当地唯一的国道:国道6号线,一天到晚都是堵车。在堵车中我发现在国道6号线旁的几家商店生意很超好,想想也是以复兴的名义把日本全国的人集中在灾区,这个结果就造就了灾区的表面繁荣,陪酒的小姐也不够用。可是实际上呢?真正的灾后复兴会在何时到来?当有一天复兴名目工程消失的时候,这群像秃鹫般围绕着灾区飞舞的人离去时,灾区或许只是留下了一地鸡毛。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新浪以外的论坛,博客谢绝转载与刊登。如有意向请联系告知并支付相应稿费,如有若侵权本博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邮件地址:偶尔一笔
我的微博:偶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