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味千拉面事件是中国酱缸式的经商环境一个缩影

(2011-08-01 08:27:18)
标签:

偶尔一笔

桥本隆则

日本社会

拉面文化

味千拉面

酱缸文化

弄虚作假

分类: 一笔视点
味千拉面事件是中国酱缸式的经商环境一个缩影

         桥本隆则/文

   记得一件事在我的脑海中印象很深,我在若干年前帮助一家日本啤酒公司在中国设立啤酒公司的故事,同时又要推出一款在日本是最好销的啤酒在中国上市销售,但是在这家公司来中国之前,已经有很多啤酒公司来到中国开设啤酒公司,因此在中国价格竞争非常厉害,于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在保留原来的品牌名称的前提,对于加工工艺进行了大量的改动,目的就是降低成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啤酒的最后一道工艺是杀菌工艺,如果在日本这个品牌的工艺是有近十道低温冷冻工艺来杀菌,这样口感特别好。而在中国的最后一道工艺就是加热处理,虽然口感很接近,如果比较懂得就会感觉出来不一样,要差一些。这就是国际品牌在中国蜕变的一个例子。

  来到日本有几样是代表日本文化的食物,寿司荞麦面以及日本拉面。在日本关于拉面有专门的杂志,有专门的拉面协会,以及有专门的排行榜,拉面文化已经深入到日本整个文化中去。有些知名的拉面店为了使得自己拉面排名在每个月评比中能够上升,真是不断下苦功研究拉面之道。在我们大阪有一家有名的拉面连锁—横纲拉面,专门有5个研究人员研究拉面的口味,汤料的配制以及地区客户的差别。因为是叉烧面,吃起来很油,所以特地给每个客户准备了一大盘的葱,又是绿色食物,又可以化解油腻。而其中的汤料也不是在店中熬制出来,因为很多商店都在商业中心中,对于用火也有很多限制,但是每个连锁店的汤是一样,为何呢?这就是所谓的拉面生产的工厂化,在以工厂形式生产拉面既可以集中配送,也可以节省成本。但是汤料呢?也是集中用豚骨等熬制,在熬好的汤料用低温冷冻方式送到各个连锁点,这个结果每个客户可以吃到相同好质量的拉面。
味千拉面事件是中国酱缸式的经商环境一个缩影

                              一般的日本拉面店味千拉面事件是中国酱缸式的经商环境一个缩影

                             日本拉面店内的景象味千拉面事件是中国酱缸式的经商环境一个缩影

                                横纲拉面

  正好看见国内的味千拉面的汤料事件,到中国工作时,吃过这家拉面店的拉面,当时的感觉在中国吃到的不是正宗的日本拉面,只能称为日式拉面—形似神异。果然现在之后有人爆料:味千拉面的汤料是用汤粉冲制的。原本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这之前味千拉面却在网络利用大家相信日本美食的信赖感,大肆宣传味千拉面的汤料是当天在店内用豚骨熬出,有美容养颜的功效等等。为何味千拉面要这样做?本来这家公司只是为了利用中国便宜的土地,人工而设厂专门生产拉面(面类)的公司,之后的哈日潮也使得这家公司开始在上海设店,开始销售日本拉面。开始销售时并没有所谓的豚骨熬制等宣传,只是在连锁店越开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为了打败对手,才开始所谓的公关攻势。换句话讲:中国本身的经营环境也是造成味千拉面虚假宣传的根本原因,别人都在吹我不吹是要吃亏的,就算以后被查出,大不了认个错,也不会接受法律与行政的措施。文章写到这里言归正传,有位外国经营者对我讲:中国是一个酱缸,中国是一个实验室,这样才会有很多冒险家来到这里攫取黄金,一掷千金成为富豪。无奸不商--花很小的代价获得很大的收益这就是当代中国商业的特征。味千拉面事件是中国酱缸式的经商环境一个缩影

                           日本藤井寺的味千拉面店味千拉面事件是中国酱缸式的经商环境一个缩影

                              东京的味千拉面店

   确实很多日本朋友从中国回来有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不知道遵守红绿灯了,我顾问的日本公司领导讲这些人都变坏了,要他们在回日本岗位上班前先要有个缓冲期,意思就是要把他们的坏习惯隔离去掉以后才可以真正回到日本社会开始工作。这不是在讲笑话而是一个真正的事实。很多日本公司来中国之前,在日本都是老老实实奉公守法,但是来到中国以后很多变为耍奸耍滑的企业,诚信的光环在他们身上慢慢地消失,这是为何呢?再问一个问题很多伪造,造假事件都是媒体率先揭露,而相关的工商以及法院都不是最先发现的当事人?是不查呢?还是不想查?或者不能查呢?在一个道德诚信缺失的社会,连法制体制都不能保障,这样才是味千拉面,达芬奇们铤而走险的真正原因。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新浪以外的论坛博客谢绝转载与刊登。如有意向请联系告知并支付相应稿费,如有若侵权本博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邮件地址:偶尔一笔

我的微博:偶尔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