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地震后看日本模式失败的原因

(2011-05-18 08:20:22)
标签:

偶尔一笔

桥本隆则

日本地震

灾后重建

看日本

问题所在

日本模式

分类: 一笔有感
         大地震后看日本模式失败的原因

              桥本隆则/文

   日本现在很流行一句话:想定外,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没有想到的意思,实际上这个意思是超出了设定与想象的范围。在日本公司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日本式的工作方法是一切都要从作业标准书按部就班进行,因为这样整个组织才能整齐划一,也才能做出水平相同的内容(产品)。就算有了问题,也只要按照紧急预案进行,这肯定是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最初日本面对地震从容不迫的最大的原因与理由。大地震后看日本模式失败的原因

                                             避难训练

  因为日本人从小就按照一定的步骤接受训练与教育,这个训练与教育经过多年的改变已经定式化,当问题就在这个范围以内的话,大家都会沉着对应,但是超出范围以外呢?让我们看看日本崛起的原因吧,以牺牲人的个性而对组织与集体进行协同的一个严密精细的法则世界,这就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崛起的法宝。对于公共秩序地遵守,对于法则的敬畏之心,这才会建立一个稳地的有秩序的社会,这个结果使得日本特色的模式就此确立,也会出现丰田模式的5S标准生产方式,从政治到经济都有了一个标准模式的运行形式。到2011年3月11日为止的一般灾害日本都可以用现有的救灾应急体制都可以解决,同时日本从80年代后期开始几乎是每年换一个首相,但是对此日本都很习惯,就像中国的明朝一样,皇帝20年不上朝但是整个帝国的体制还在运行与继续,于是有人讲没有皇帝的发号施令明朝还延续了60多年,这是文官制度成熟的结果,可是不要忘记了,明朝之亡就是始于皇帝的不上朝。日本的这次也有很相近似的地方,闻名于世界标准化世界,不败的神话,这个又与日本的文官体制相结合,不管上面的首相是如何更换,政治还是坚如磐石,大家从外部看日本的文官制度是那么有条不紊地在工作,可是这个成熟的文官制度为何会在大地震之后遭遇到失败呢?

这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所看到的一个单词:想定外(没有想到)。日本这次地震级是超高级的9级,并且同时发生了巨大的海啸,有的地方高达17-32米的海啸夹带着各种建筑材料扑向了海岸。这些都是当初在设想预案,或者制定紧急对策时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了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拍板定下来),这样的结果,制作出预案都是预防一般灾难的预案,当真正的灾害来临时,却没有案可查,无标准可循。原本接受是应对短期的,低震度灾害的训练,所以灾区的人们开始时向世界表现出一种超越人类本性的镇静与耐心,一切都是那样的自信与沉着,因为他们心中有底,一切都在预想中。可是一旦发生了超强度灾害时,日本长久以来的平稳运作的管理社会到了头,原先的救灾应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问题的发生。这种上下严密管理,层层控制的,严密训练的体制,在高层精英的判断失误(或不能判断时),这个日本引以为豪的社会体制就崩溃了。

从地震里的很多事实我们知道,很多应对大灾难的标准模式预案是没有,如:当海啸超过5米时核电站反应堆应该如何应对,这在所有的日本核电站都没有?原先日本所有在海岸行使的电车在遇到地震时,根据紧急避难预案应该就近到附近的小学等公共建筑避难,可是高达30米的海啸就是在那些海岸边的小学里,把那些在地震中没有遇难,而避难到小学校的人吞噬,因为电车公司的紧急避难预案中没有海啸的设定(或者很低)。又如当那些在海啸阻隔在交通不便处等待救援的民众,总是迟迟等不到救难物资的空投,这是因为政府没有预设救援物资空投的预案(之前都是降落后直接给民众,防止救灾物资的乱用)再如当很多老人在福岛核危机以后被从受到核放射威胁的地区,紧急疏散到邻近的避难所后,大量的老人却在避难所死亡(有40余名)一查原因因为在等级高的自然灾害后的高龄老人的对应预案没有。这些就是日本社会向世界呈现出来的结构弊端,这也是为何当东京发生地下水污染后,日本人一下子失去往日的镇静守序,全员抢购的原因,当标准(预案)不起作用时的日本就成为一个群龙无首的混乱世界。

  原本民主党上台之前曾经高喊要以政治家的决断打破官僚世界,这说明日本的一部分人已经发现这个所谓的标准化世界的问题所在,可是之后的改革尝试的失败,使得本来可以有机会减轻灾害的机会失去。频繁的更换最高领导也使得政府的政府领导能力逐渐减弱,整个国家只有靠成规墨矩才能的标准化才能运行,这才是日本灾难在加剧的真正原因,当掌握国家方向的舵手们都没有考虑到的,怎么可能要求在层层管理下的下层也能考虑到呢?日本在地震之后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反思。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新浪以外的论坛博客谢绝转载与刊登。如有意向请联系告知并支付相应稿费,如有若侵权本博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邮件地址:偶尔一笔

我的微博:偶尔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