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逼人—日本的消费者学会精打细算
原创/偶尔一笔文
记得小时候我在家拿出一本小本子,记下我的每一笔支出时,我会在本子上留下一个记号,一个数字。有时从我父母那里拿到一些零花钱时我也会认认真真做上账。再到后来我家的所有的家庭支出账都是我来做了,而这个习惯是我妈教我的,目的是让我从小有持家的概念,懂得维持一个家的不容易。我后来来到了日本,我发现一个现象,日本的家庭对于家庭的经济账很有认真。其实在日本也有气管炎的现象,每个月丈夫在外的收入都会打入公司卡中,自己只能拿一点零花钱,我认识的公司职员境遇比较好,所以每个月都有差不多两万元的零花钱,但是,拿这笔钱有个前提要做好记帐工作,可怜的那些中年人,既要上饭馆还要认真记下每一笔支出,回去好汇报。

记帐本
为何会有这个现象呢?其实10多年前,日本还是在高速增长期,公司收入稳定,还不时发发特别费。家里的房屋贷款的钱可以用奖金抵掉些,剩下的给足家庭一个月开销就可以了,据统计每月的开销在12万日元左右(当时牌价约合8000人民币)可以讲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可是自从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形式一落千丈,不得已各家各户都开始过起紧日子,日本的小学里有一节课专门教授学生如何记家庭账的,所以各个都是驾轻就熟,可是记流水账不是一个事啊,这样在经济危机中有个原先濒临破产的行业又开始起死回生,这就是一般生活杂志,原来因为经济的不景气,为了缩减家庭开支,很多家庭都减少了购买杂志的费用,有些杂志的销售从80万跌到15万左右。
可是危机也是转机,在经济危机中为了度过难关,老编们想出一个主意就是在杂志上开出一个专栏,专门介绍如何正确地处理家庭事务,如何在总多的数字中找出浪费与问题,这一栏目一出现引起一片叫好声,杂志的销量上去了,各个家庭都是喜气洋洋。但是有个问题出现了,虽然有这些老师教,很多家庭的生活质量却是在下降,这样为了维系社会的安定,在做好家庭节约,同时也不断介绍又便宜又好的生活方式,如如何在适当的时间段买到便宜好东西,介绍的特别详细。比如:日本早上要在早餐中必吃的海苔与纳豆,那个纳豆一般的卖场一个要买80-120日元(人民币5-8元),而有些超市会三个一起卖出来,大约是40日元(约人民币3元)这样集少成多可以节约不少钱,那些妈妈们把节约下来的钱,再去看有无打折的美容为自己美容,再苦也不能苦自己。

寒风中的日本
在日本以前有个观念就是便宜不是好东西。便宜的东西肯定是国外进口的,肯定是有问题的商品。这样大家才会去买高级的日本商品。可是在金融危机呼啸的今天,天也要塌下来了,这样也不管是日本产的,中国产的,美国产的,只要食品安全把好了关,那个国家都可以了。以前日本用来自中国的鳗鱼,菠菜超标来阻吓日本人来购买外国产品,但是这个法宝现在不会太灵了,因为中国的客户都虚心接受教训认真看待食品安全,日本消费者也明白日本的商品也有超标,假冒,只要安全不管哪个国家的都好。这也是日本消费者进步的地方,他们学会了精打细算了。

精打细算的家计簿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新浪以外的论坛,博客谢绝转载与刊登。如有意向请事先联系。邮件地址:h731128@hotmail.com
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mikesakai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