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局—上海迪斯尼应该在上海吗?
原创/偶尔一笔文
上星期上海市政府终于宣布在与美国迪斯尼经过10年的谈判后,终于决定在上海近郊的川沙建设迪斯尼主题公园。我去过美国迪斯尼,日本迪斯尼(迪斯尼海洋主题公园),香港迪斯尼。基于我的自身感受,以日本迪斯尼为参照写下这篇文章。

东京迪斯尼的梦幻城堡
东京迪斯尼乐园的名字被冠以东京的字眼,实际的地址却是东京都旁的千叶县浦安市。虽然也在京叶工业地带,却不在接近东京都心脏地带的选址,而且远离了热闹的东京市中心。据权威人士讲,当时有很多候选地,包括静冈,三重,横浜,千叶等地,最终的选择在只靠近东京,但不是东京都内的原因,既有日本迪斯尼投资公司的强烈的意见,其中还有一个决定性原因是:在东京都内没有这么大的地皮供其使用,并且在人口稠密的都心内建这样一个大型的游乐设施的话会严重加重市内的堵车,在基本设施的压力会很大。

东京迪斯尼最受欢迎的偶像米奇
另一方买为了能吸引日本最大人口群的到来,使东京周边的城市人群都能来到迪斯尼主题公园,于是迪斯尼就放下身段,落户到原来的填海区域的工业用地,东京都舞浜紧邻的千叶县浦安市。能跳出东京都的这个框框,海阔云天,周边用地交通等问题都一下子迎刃而解。现在,每年到东京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游客大约每年2500万人,最多的一年约在3500万。其中一半多的人口是来自于东京都周边的,基本是每年要来一次。

东京迪斯尼园内乐队
现在最近立项的上海迪斯尼所在地是上海的川沙地区,在上海的50年整体规划中是战略用地。因为上海现在人口已经达到1800万人口,在这弹丸之地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东京的人口密度。近10年上海的基础设施的问题虽已经有一定改善,但是还是欠账过多,如果再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娱乐设施的建设,周围的人口增加约10万,还有间接的人口增加大约是30万人。还包括来自各地的旅游观光人群,上海的每天的人口会到2000万左右。对已经脆弱的上海基础设施,城市对应能力是个超负荷的考验。

东京迪斯尼夜景(1)
据有关部门的解释,上海近市区的川沙地区建迪斯尼的话,可以带动观光产业,每年的旅游的收入就会达到200亿。但是,旅游的开展应该是向贫穷地区开展,使整个国家的水平达到一个平衡。再就是上海因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后,已无重大基建计划。没有如洋山,浦东机场,博览会会场的重大基建工程的话,地区的GDP发展肯定会受影响。在经过10年的谈判,迪斯尼的工程落入上海,这样对上海的GDP会有1-1.5%的推动。但是,这样做对上海的将来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一。上海的战略用地进一步减少,使上海的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受到影响。二。上海的人口急剧增加,对上海市基建,城市发展提出超出常规的要求,这样上海的物价,房价等基本项目肯定会有波动。

东京迪斯尼夜景(2)
纵观迪斯尼的项目,在美国以外成功的只有日本。巴黎,香港都未达到预定目标。背后的秘密是,日本的经营不是迪斯尼直接经营,而是特许经营模式。既肯德基的形式,我出物你来经营。当时,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在美国之外可否成功,所以胆战心惊地来到东京,把这个项目承包给日本的投资财团。也是这个民营经营团队才会有数不尽的点子,严格的管理。而上海却是要派几百名学生到美国去学,这样的结果就是第2个巴黎,或是另一个香港。所以我对上海迪斯尼有以下的建议:
1.上海迪斯尼的选址可否跳出上海,就像洋山模式,在江苏的启东等地选址,所有权为上海所有,管理权也为上海所有,江苏有一定分成。并且还会有餐饮,住宿的收入。交通也很方便,有长江桥隧,快速铁路40分钟就可以到了。这样可以保住上海的良田,并且对当地的盐碱地,经济等产生巨大推动,还有的一点是:对于长江三角洲的辐射发展有个起爆性推动。上海,江苏等地会多赢。
2.上海学习迪斯尼的管理不要去美国,而是去东京迪斯尼,世界上最成功的迪斯尼乐园管理在东京迪斯尼。当然硬件的话,还是派20个工程师去美国学习,这样软件硬件都可达标,为何要这样重视管理呢?因为在东京迪斯尼有一句话:来东京迪斯尼是制造梦境的地方,而不能用不合格的服务使游客的迪斯尼梦想破灭。因为客人第一次来迪斯尼是新鲜感,而要使客人第二次来是要靠服务来达到。
希望我的文章对上海迪斯尼,对我国的最大娱乐设施有点贡献。
友情提示:本博文章只是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新浪以外的论坛,博客谢绝转载与刊登。如有意向清事先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