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宇航员若田指挥空间站的机械手臂拧上最后一颗螺钉时,日本与北美的管控中心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从7月19日开始,日本就能自由自在地使用自己的宇宙科学实验舱了。

当1984年美国提出的宇宙基地开发计划开始,作为美国钱袋子的日本就马上响应,1985年上半年已经决定参加此计划。以重点开发宇宙间无重力下的科学影响为名,在国际空间站上,继美,苏(俄)之后占有很大一块面积的实验区域,光前期的开发费用,运营费用就投入了约7600亿日元(约510亿人民币)本计划分三次进行。前两次是去年的3月建设了站内保管舱,以及后来又建了站内实验室。但是,本计划最重要的站外实验平台却是一拖再拖。好不容易在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中终于安装完成。

这个号称希望的宇宙实验站,是日本在冷战后假借美国的手,想实现宇宙大国梦的重要一个环节。在战后,军事,政治等内外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日本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从人造卫星,宇宙火箭,探月工程等。虽然其中有美国的很大帮助,但是日本本身的军工实力,以三菱重工为首的宇宙开发集团造出很多著名的火箭系列。如H2A,H2B系列。特别在最近美,俄对立加剧的情况下,美国宇航署有意用日本的H2B系列火箭作为在航天飞机引退后,联盟系列火箭不能用时的第一首选。(甚至超过了欧洲航天局的阿丽亚娜系列)但是,另一方面,从日本宇宙开发计划的制定开始,到现在,宇宙开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美国航天飞机的多次事故影响了宇宙空间站的建设进度。二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于日本的宇宙梦有很大的冲击。其中的中国的长征系列,特别是中国的最新长征-5型系列(大功率)在安定性,价格优势等对于日本宇宙开发有不小的影响。而刚刚完成的希望号宇宙实验舱,也有面临同样的命运。在设计当初,是为了在空中能够实现独自的宇宙实验为目的。但是现实是计划的完成比预定要推迟了14年,在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今天,当初设定的实验内容已经陈旧,对于新产业的创立,技术革新的引导的期待现在变得不举足轻重。

在加上美国的航天飞机要在2010年全部停止运作,从2004年透露的美国计划:美国的主攻方向已从空间站转换位重返月球进行开发,而宇宙空间站的运营也将马上退出。这个消息对于日本是个晴天霹雳,就是说店还未开张,就要关闭。虽然,空间站的其他伙伴,欧洲,俄罗斯与日本一起希望2016年以后,美国继续参与宇宙空间站的计划,但在金融危机的今天,美国是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参与了。只能是不断地搪塞各国的请求。这样的话,日本希望宇宙实验舱从开始运营到结束只有短短7年的时间,而相对于设计寿命的10年一下子就缩短了3年。
并且从现在开始,为了维持科学实验舱的运作,日本的HTV货物运输补给飞船还要花费约400亿日元的费用(约合30亿人民币)全部计划大约花费1兆日元,(约合700亿人民币)。希望号的成功与否我们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是,向美国一边倒,有技术无计划的宇宙开发方式不改变的话,日本的宇宙开发很难有新的突破。
注:当时空间站计划制定时,从一开始就排斥中国的参加。美国宇航署的报告认为中国参加会对中国的军事利用宇宙有促进。所以,中国是不被欢迎的成员。但是,最近美国又有要求中国参加的意见。应该是美国没有钱的原因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