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荣格的一生,他几乎把释梦理论作为毕生工作,不断对其进行检验、修改、阐发和说明,并且,即使到最后,也不认为自己的研究结果是最后定论,因此也从未正式地将自己的理论概念体系加以整理。
1、梦的起源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如果被连续几天剥夺做梦的机会,人将会在后来的日子做更多的梦,或在醒觉状态时仍沉浸于似梦的心理活动内容之中。长时间被剥夺做梦,人的记忆、意识活动等就会出现紊乱,甚至出现幻觉等神经症状。和弗洛伊德一样,荣格也承认梦是潜意识心理活动的产物。虽然构成梦的意象的成分来自不同的根源,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刺激,还可以来自对遥远过去的回忆和经验,尤其那些在醒觉状态下不易出现的回忆和经验。
荣格认为,梦的组成部分的来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具体的意象及其对梦者的心理意义,“它是一种具有预期性的东西,能告诉我们有关内在生活的秘密,同时也告诉梦者有关其性格中不明显的部分。”
2、梦的语言
梦的内容是意象,因此意象就是梦的语言,其规则与醒觉状态有明显不同。梦的语言常常是比喻的、象征的或幻想式的。梦中的意象可以表达某种思想,但它所采取的形式却很少是直接的。不同于弗洛伊德,荣格认为梦不是伪装,而是表达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像云遮不住天空,潜意识也不会有意识地隐藏起意义,如果弄清了云出现的条件以及云的功能,其意义也就一目了然了。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另一个区别,是对梦的解释方法。弗洛伊德追求解释原因,力求对梦的含义追根溯源,尤其是追溯到童年时期的性创伤。荣格虽然承认这样可行,但他认为梦常常是潜意识的一种积极的建构,推动梦者达到实现某些隐蔽的心理潜能的目的。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原型、心理类型、人格面具、情结、释梦等经典理论在当代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http://www.easemind.com/club/article-1072-1.html
加载中,请稍候......